A.传染源类型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的状况 D.病原体的毒力
A.100—200ml B.200—400ml C.200—300ml D.300—400ml
A.人民法院 B.医疗机构 C.药品生产企业 D.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A.执法的主体是卫生行政机关、授权组织和委托组织 B.卫生行政执法的对象是特定的人、组织或事件 C.执法的依据是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卫生标准与规范 D.卫生行政执法是对个人或组织履行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E.卫生行政执法具有法律法规要求与卫生技术要求相统一的特点
A.学校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所涉及的对象包括计划所覆盖的少年儿童、家长及教师 B.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方式向儿童青少年传授卫生科学知识是学校健康促进的主要方式 C.学校健康教育是影响家庭、社会和整个人群的根本措施 D.提高儿童青少年卫生科学知识水平的目的是将儿童青少年的行为引向正确的方向 E.公共卫生面貌的改变实际上是对学生信念和行为改变的一种直接评价
A.传染病报告 B.转归报告 C.订正报告 D.补充报告 E.归口报告
A.防病知识重点不同 B.传播方向不同 C.社会人群不同 D.评价不同 E.反馈不同
A.病例一般呈散发 B.发病有一定的周期性 C.无明显季节性高峰 D.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发病较多 E.加强传染源管理,严格消毒制度,注意个人卫生,可以减少此类传播
A.岗前培训 B.在岗培训 C.离岗培训 D.外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