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起病后第1周 B.起病后第2-4周 C.起病前1周 D.起病后第5周 E.起病后第6周
A.肠出血 B.肠穿孔 C.中毒性肝炎和中毒性心肌炎 D.中毒性脑病 E.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A.急性黄疸性肝炎 B.疟疾 C.伤寒 D.钩端螺旋体 E.阿米巴肝脓肿
A.应用伤寒沙门菌“O”与“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等5种抗原,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 B.对伤寒与副伤寒有确诊价值 C.通常在病后1周左右出现抗体 D.病后3~4周阳性率可达70%以上 E.10%~30%患者肥达反应始终为阴性
A.属沙门菌属的A群 B.革兰染色阴性,产生芽孢,有夹膜 C.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部分细菌有菌体表面(V1)抗原 D.V1抗原抗原性强,产生V1抗体滴度高,持续时间长 E.到目前为止,我国未发现耐氯霉素的伤寒杆菌株
A.患者和带菌者都是传染源 B.患者从潜伏期起即可从粪便排菌 C.起病后2~4周排菌量最多,传染性最大 D.排菌期在3个月以内称为暂时性带菌者 E.排菌期在3个月以上称为慢性带菌者
A.5~7天 B.6~8天 C.8~10天 D.12~14天 E.13~15天
A.长程稽留高热、相对缓脉 B.玫瑰疹 C.血象中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消失 D.肥达反应阳性 E.血培养阳性
A.流行性感冒 B.斑疹伤寒 C.粟粒性肺结核 D.伤寒 E.钩端螺旋体病
A.肥达反应在发病1周末效价开始升高 B.在病程4~6周效价达高峰,病愈后可持续数月之久 C.“0”效价增高见于伤寒急性期 D.“H”凝集效价升高,有助于鉴别沙门菌组别 E.肥达反应阳性对伤寒有确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