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补充足够血容量,必要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B.吸气压力要避免过高 C.允许可以接受的低通气量 D.应用强心剂如注射洋地黄类制剂 E.血流动力学监测
A.肺弥散功能障碍 B.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C.机体氧耗量增加 D.肺泡通气不足 E.肺动-静脉样分流增加
A.缺氧时组织摄取氧量增加 B.缺氧时血红蛋白携氧能力增加 C.氧离曲线左移 D.缺氧时,心率加快氧输送加快 E.利用氧离曲线特点,陡直部分PO稍有增加SaO2便有较多增加
A.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B.肺部感染 C.支气管哮喘 D.张力性气胸 E.Ⅱ型呼吸衰竭
A.呼酸 B.呼酸合并代酸 C.呼酸合并代碱 D.代碱 E.呼碱
A.将鼻导管吸氧流量提高到5L/min B.5%碳酸氢钠100ml静脉滴注 C.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 D.将鼻导管吸氧流量减少到2L/min E.即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A.尽量降低PEEP压力和保证Pa02达到安全水平,FiO2%可以不限 B.PEEP压力一般不宜超过+1.47kPa(+15cmH2O) C.保证足够有效循环血容量 D.保持血压基本正常,皮肤温暖,尿量接近正常 E.吸入氧气浓度(FiO2)不宜超过50%
A.PaCO2 B.PaO2 C.AG D.SB E.BE
A.呼吸不规则 B.呼吸道分泌物多 C.咳嗽反射消失 D.因反射消失 E.昏迷逐渐加深
A.呼吸困难 B.呼吸急促 C.发绀 D.心率增快 E.神经精神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