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下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重,向后用力轻者为补法;拇指向后用力重,向前用力轻者为泻法。
是指十二经脉之气所濡养的筋肉,随同经脉结聚散布于四肢、头身
A、下巨虚 B、上巨虚 C、委中 D、委阳 E、足三里
A、子母补泻法 B、荥主身热 C、阳经郄穴治血证 D、合治内腑 E、相交经脉病证
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
郄穴除单独使用外,常与八会穴配合使用,故称“郄会配穴”。
A、丰隆 B、光明 C、公孙 D、通里 E、偏历
A、期门 B、章门 C、京门 D、梁门
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位的上端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腧穴的进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