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预防或逆转细胞转化,或促进不成熟肿瘤细胞的成熟 B.直接增强宿主抗肿瘤的反应 C.增强宿主对细胞毒物质造成损伤的耐受能力 D.通过减少抑制性机制而间接增强了宿主对肿瘤的免疫反应 E.以上具备任一条件即可
A.环磷酰胺 B.放线菌素 C.VCR D.三苯氧胺 E.甲氨蝶呤
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胞外端 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胞内端 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胞内端 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胞外端 E.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胞内和胞外端
A.多种致癌因素 B.单克隆起源 C.原癌基因的激活 D.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 E.以上都正确
A.按照WHO标准,PD指一个或多个病变增大≥25% B.RECIST标准采用双径测量,每个器官最多计5个病灶 C.按照RECIST标准,PR指靶病变缩小≥50% D.WHO标准采用单径测量,未定义测量病灶的数目 E.CR是指病灶完全消失,但两者对持续时间的定义不同
A.正常组织发生5%并发症概率的剂量 B.TD5/5 C.正常组织不发生并发症的剂量 D.TD50/5 E.以上都不对
A.瘤细胞的分布方式不同 B.组织来源不同 C.肿瘤内血管多少不同 D.转移的途径不同 E.发生的年龄不同
A.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浸润转移 B.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浆膜腔转移 C.种植性转移、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 D.淋巴道转移、种植性转移、浸润转移 E.血道转移、浸润转移、浆膜腔转移
A.70Gy B.15Gy C.60Gy D.45Gy E.84Gy
A.颈内动脉 B.颈外动脉 C.颈内静脉 D.颈外静脉 E.颌后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