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体外膜肺支持 B.放弃治疗 C.气管镜检查,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和痰痂 D.冠状动脉造影 E.保护性肺通气策略 F.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
A.甲泼尼龙500mg B.适当的液体复苏 C.适量输血 D.氧疗,必要时机械通气 E.必要时予以多巴酚丁胺 F.必要时镇痛、镇静
A.心排血量急剧下降 B.快速性心律失常 C.血容量不足 D.周围血管扩张 E.迷走神经张力过高
A.72ml/L B.720ml/L C.96ml/L D.860ml/L E.190ml/L
A.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 B.抗血栓 C.异丙肾上腺素 D.抗生素预防感染 E.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F.吸氧
A.<6ml/kg B.4~6ml/kg C.6~8ml/kg D.8~10ml/kg E.6~10ml/kg
A.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B.预测患者预后 C.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D.实现滴定式、目标式治疗 E.用于科研或学术交流,使得治疗组、对照组间的病情严重度有可比性
A.气道峰值压力升高 B.气道平台压力升高 C.气道峰值压力与气道平台压力差不变 D.气道平台压力降低 E.气道峰值压力与气道平台压力差增加
A.继续提高吸氧浓度直至达到所需血氧饱合度 B.提抬高触发灵敏度至5L/min,降低呼吸频率 C.降低呼气末正压至5cmHO,提高患者潮气量 D.血流动力学允许时行开放肺治疗 E.将呼吸频率设定为10次/分
A.延长急性发作间隔时间 B.减慢肺功能下降速度 C.减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进展 D.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E.降低社会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