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射线种类 B.能量选择 C.工作频率漂移 D.三道输出剂量监测 E.机头、机架角、治疗床运动限制
A.40年代末 B.50年代末 C.60年代末 D.70年代末 E.80年代末
A.单次照射剂量的大小 B.总治疗时间 C.照射间隔的长短 D.分次照射的次数 E.剂量率由600GY/分降至500cGY/分
A.腋下淋巴结 B.颏下和颌下上颈区 C.胸乳肌深部淋巴结 D.下颈淋巴结 E.纵隔淋巴结
A.将上衣脱掉需把照射全部暴露 B.将治疗床降于低位,便于病人上床 C.病人头部位于治疗床机架一端 D.病人侧卧于治疗床面 E.将治疗所用的固定装置及填充物准备好
A.颅咽管癌 B.脊索瘤 C.垂体瘤 D.胆脂瘤 E.畸胎瘤
A.铅 B.铝 C.铜 D.铜+铝 E.铅+铝
A.正交法 B.不完整正交法 C.优化法 D.立体平移法 E.变角投影法
A.5KeV∕μm B.10KeV∕μm C.15KeV∕μm D.20KeV∕μm E.25KeV∕μm
A.早期反应组织在常规分次放疗期间可以观察到 B.早期反应组织的α/β比值通常较低 C.晚期反应组织中细胞群体更新很慢 D.晚期反应组织的α/β比值通常较低 E.晚期反应组织比早期反应组织对分次剂量的变化更加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