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肾结核 B.肾畸形 C.尿路结石 D.了解腹膜后肿块与泌尿系统的关系 E.急性泌尿系炎症
A.术前对患者要进行训练,争取配合 B.对意识差或无意识的患者,应给予镇静剂或适当麻醉 C.对受检部位施行附加固定 D.增加造影剂量 E.正确把握曝光时机
A.平扫,病人仰卧,颈部与床面平行 B.定位像:咽喉部侧位定位像 C.咽喉部常规检查,一般以横断位、螺旋扫描为主 D.扫描范围,喉部从舌骨平面至环状软骨下缘 E.扫描基线:扫描层面分别与咽部或喉室平行
A.头颅前后位、头颅侧位 B.头颅后前位、头颅侧位 C.头颅前后位、头颅仰卧水平侧位 D.柯氏位、瓦氏位 E.汤氏位、头颅仰卧水平侧位
A.静脉法简单易行 B.静脉法必须行碘过敏试验 C.能显示肾盂、肾盏的形态变化 D.肾功能丧失时尽量采用静脉法 E.静脉法可了解肾脏的排泄功能
A.颅脑肿瘤 B.脑血管病 C.颅骨骨折 D.颅内感染与炎症 E.脑部退行性病变
A.150cm B.100cm C.80cm D.60cm E.50cm
A.病变的性质 B.血管的粗细 C.病变的范围 D.病变的大小 E.血流动力学变化
A.颈椎椎体扫描采用5mm层厚,5mm层间距 B.颈椎椎间盘扫描采用2mm层厚,2mm层间距 C.胸椎扫描采用5~8mm层厚,5~8mm层间距 D.腰椎椎间盘扫描采用5mm层厚,5mm层间距 E.腰椎及骶尾椎椎体扫描采用8mm层厚,8mm层间距
A.毫安从200mA增加到500mA B.重建矩阵从512×512增加到1024×1024 C.扫描层厚从5mm增加到10mm D.扫描时间从1s增加到2s E.千伏从120kVp增加到140k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