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饱和特性 B.杆效应 C.极化效应 D.灵敏度 E.复合效应
A.增加射线的吸收 B.减小反向散射 C.增加皮肤剂量 D.增加剂量在患者体内的建成 E.增加反向散射
A.一般位于临床靶区周边 B.是临床靶区所接受的平均剂量 C.是相邻放射源之间平均剂量的算术平均值 D.放射源之间每一最小剂量相当于平均中心剂量的变化范围 E.在单平面平行线源和三角形分布源的MCD计算最准确
A.只是针对X(γ)射线 B.定义在单位质量空气中 C.测量释放出的所有次级电子,包括正、负电子 D.次级电子完全被阻止在空气中 E.测量同一符号的离子总电荷,包括由韧致辐射而产生的电离
A.剂量建成区 B.剂量梯度较大区域 C.能够准确计算剂量的区域 D.计划靶区的中心位置 E.等中心点
A.辐射场中的粒子分布 B.通过某一点的粒子数目 C.粒子强度 D.进入一小球体的粒子数目与时间的比值 E.进入一小球体的粒子数目与小球截面积的比值
A.天 B.周 C.旬 D.月 E.季
A.5KeV B.10KeV C.12KeV D.15KeV E.20KeV
A.每次治疗前 B.每天 C.每周 D.每月 E.每季度
A.W=2rSin(β/2)/[1-(f/r)Cos(β/2)] B.W=2rSin(β/2)/[1-(r/F.Cos(β/2)] C.W=2rSin(f/2)/[1-(r/F.Cos(β/2)] D.W=2rSin(β/2)/[1-(r/F.Cos(f/2)] E.W=2rCos(β/2)/[1-(r/F.Sin(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