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 B.病原体侵入吸血节肢动物体内至使吸血节肢动物具有感染性的这段时间 C.病原体不断更替宿主的过程 D.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至侵入新的易感宿主之前的这段时间 E.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具有感染力的这段时间
A.儿童的性别与体重 B.儿童的身高与体重 C.儿童的性别与血型 D.母亲的职业与儿童的智商 E.母亲的职业与血型
A.脑膜炎球菌在流行期间正常人携带率较高,但发病率较低 B.脑膜炎球菌是革兰阴性菌 C.脑膜炎球菌可产生自溶酶 D.脑膜炎球菌对低温、干燥敏感 E.脑膜炎球菌也可引起食物中毒
A.麻疹病毒包膜上有H和F刺突,但无N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 B.麻疹患者有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 C.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于病愈2~17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D.儿童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6~7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 E.麻疹自然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持续终身
A.长江流域 B.黄河以南地区 C.25个省、市、自治区 D.南方几省 E.北方一些省
A.解析流行过程 B.预测流行趋势 C.提出病因假设 D.探讨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E.检验病因假设
A.风疹病毒 B.麻疹病毒 C.狂犬病毒 D.脊髓灰质炎病毒 E.EB病毒
A.大多有季节性升高,一般多见于冬春季节 B.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发病可呈现周期性升高 C.人口密度与居住条件是影响传播的主要因素 D.发病率高,传播广泛 E.发病者有进食某一食物的历史,未食者不发病
A.吡喹酮 B.二氯尼特 C.阿苯达唑 D.甲苯咪唑 E.二乙碳酰氨嗪(海群生)
A.0.49‰ B.0.89‰ C.92.7% D.87.5% E.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