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04 B.1805 C.1905 D.1911
A.《仁学》 B.《以太论》 C.《报贝元征书》 D.《新学伪经考》 E.《孔子改制考》
A.孙中山 B.章太炎 C.梁启超 D.沈家本
A.主张"隆礼重法",教化与刑罚并用 B.主张绝对无为,否定仁、义、礼、法 C.主张绝对自由,反对任何约束和限制 D.主张"有治人,无治法"
A.赤县 B.望县 C.紧县 D.畿县
A.对等的"爱" B.尊重彼此利益 C.大小国一律平等 D.战争兼并
A.孔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董仲舒
A.新民权主义强调“主权在民” B.新民权主义主张“直接民权” C.新民权主义以“天赋人权”为内容 D.新民权主义批判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制度的虚伪性
A.荀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