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冷却燃烧器头部,以降低该处的火焰传播速度 B.燃烧器安装要正确,保证喷嘴和混合管的同心度 C.设计燃烧器时应根据最大热负荷正确选择可见火焰传播速度及火道入口直径 D.保证混合气体从燃烧器头部进入火道或燃烧室处的速度场分布均匀,可将头部制成扩散状
A.50mm B.100mm C.150mm D.250mm
A.参与系统的反馈调节 B.不参与系统的反馈调节 C.与输入有反馈通路 D.无扰动参与
A.在煤粉炉中燃料是在炉膛空间内呈悬浮燃烧,属悬浮燃烧方式 B.煤粉气流在炉膛内的燃烧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着火前的准备阶段、着火燃烧阶段和燃尽阶段,对应于炉膛内的三个区:着火区、燃烧区和燃尽区 C.一次风速要适中,过高对着火不利,会造成脱火;过低会造成煤粉沉积,堵塞一次风管 D.二次风是单独送入炉膛的,二次风的风速比一次风要选得低
A.当烟囱离屋脊水平距离小于1.5m时,应高出屋脊0.5m B.当烟囱离屋脊水平距离为1.5~3.0m时,烟囱可与屋脊等高 C.当烟囱离屋脊的水平距离大于3.0m时,烟囱应在屋脊水平线下10°的直线以上 D.在任何情况下,烟囱应高出屋面1.5m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更多的热量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更大的焓值 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更多的热力学能 D.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更多的能量
A.F(p,V,t)=0 B.P=f(v) C.方程组p=f(T)和T=g(v) D.f(p,v,T)=0
A.原煤仓的储煤量应能满足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8~12h耗煤量的需要 B.原煤仓的结构应能使煤仓内不出现搭桥和漏斗状现象,从而实现原煤供应连续、流畅 C.煤仓内壁应光滑耐磨,矩形平壁煤仓相邻两壁面的交线与水平面夹角应小于55°,且壁面与水平面的交角,不应小于60° D.对于褐煤及黏性大或易燃的烟煤,相邻壁面的交线与水平面夹角不应小于45°,且壁面与水平面交角不应小于50°
A.生产工艺热负荷 B.热水供应热负荷 C.季节性热负荷 D.常年性热负荷
A.压缩过程为等温过程,即在压缩过程中不存在任何不可逆损失 B.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制冷剂的冷凝温度高于冷却介质的温度,蒸发温度低于被冷却介质的温度 C.离开蒸发器和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蒸气为蒸发压力下的饱和蒸气,离开冷凝器和进入膨胀阀的液体为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液体 D.制冷剂流过节流装置时,流速变化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