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电缆布线系统的全部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按规范要求进行等电位连接。 B.由分线箱引出的信息技术电缆与供配电电缆平行敷设的长度大于35m时,从分线箱起的20m内应采取隔离措施。 C.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多层走线槽盒。 D.强、弱电线路宜分层布设。 E.由分线箱引出的信息技术电缆与供配电电缆平行敷设的长度大于35m时,可保持两线缆之间有大于30mm的间距,或在槽盒中加金属板隔开。
A.利用建筑物金属构架和建筑物互相连接的钢筋在电气上是贯通且不少于10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作为自然引下线的柱子包括位于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 B.引下线3m范围内土壤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30kΩm。或敷设5cm厚沥青层或15cm厚砾石层。 C.用网状接地装置对地面作均衡电位处理。 D.用护栏、警告牌使进入距引下线3m范围内地面的可能性减小到最低限度。
A.电源SPD一般并联在线路中 B.信号SPD一般串接在线路中 C.SPD连线要粗,连线长时,可打成环形圈以备后用 D.SPD尽量靠近被保护设备
A.放电间隙 B.气体放电管 C.压敏电阻 D.抑制二级管
A.直线段 B.始端 C.末端 D.分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