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后联系客服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
首页
题库
网课
在线模考
桌面端
登录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初级中学音乐问答题每日一练(2019.10.18)
问答题
某教师教唱《七子之歌》时,注意到歌曲中有五处出现了“母亲”这个词,于是,教师根据歌曲表现情感的需要,抓住五个“母亲”出现时不同的旋律进行特点,尤其是歌曲中部的两个“母亲”和结束前的两个“母亲”旋律级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探究曲作者创作的手法和意图,感受和表现“孩子”回到“母亲”怀抱时的急切心情。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上述案例。
答案:
(1)这是一个优秀案例。
(2)该教学片段以音乐为本体,紧紧抓住最突显音乐情感特色的旋律部分进行深入分析,引导...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音乐编创题:为《静夜思》歌词创作旋律,要求旋律流畅,音乐形象符合诗词意境。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案:
根据所提供的歌词,创作八小节的作品。(简谱或五线谱均可)(1)旋律与歌词形象符合。(2)歌曲的结构规整,曲调流畅。
点击查看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课例点评题:分析下面八年级唱歌课《长城谣》教学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唱歌课《长城谣》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长城谣》体验抗日时期我国人民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苍凉悲壮的深切感情。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进行简单讨论。(二)学习新歌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1)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2)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3)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4)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可在课前进行)。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1)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2)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3)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3.学习歌曲的曲调。(1)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2)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4.学习歌曲的歌词。(1)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2)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三、小结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答案:
(1)优点:本课例的过程非常充实,采用“学歌词和学歌谱相互交替”学习新歌的方法,按照&ldquo...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课例点评题:对下面八年级音乐课《大海啊,故乡》这一课例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并点评。【课题名称】《大海啊,故乡》一、教学目标1.感受大海的音乐形象,丰富音乐表现,体验人们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热爱生活的情感。2.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含的情感。3.通过独唱、齐唱、合唱、朗诵、舞蹈的形式表现歌曲,加深对歌曲的理解。二、教学重点用连贯的、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三、教学难点附点节奏。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画;音乐家说,大海是世界上最美的交响乐。你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海浪声音)生:是海浪的声音。师:我们来一起看看这如诗如画的大海。(出示有关大海的图片)师问:大海美吗?请同学们用一些形容词或成语来形容大海。生答:排山倒海、一望无际、汹涌澎湃、宽广无垠、温柔恬静、平静等。师:同学们刚才都回答得很好,今天就学习一首有关大海的歌--《大海啊,故乡》。(出示歌曲,提示书上的页面)(二)激情教学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师:歌曲中所展现的大海带给你怎样的印象?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生:歌中的大海总体给人以微起波澜的印象,显得较为平和。师补充:这是由三拍子的节奏特点以及优美起伏的旋律、舒展的节奏决定的。2.请学生随着音乐哼唱并打拍子,体验三拍子的节奏特点。3.介绍作品背景:《大海啊,故乡》是王立平词曲,作于1983年。此曲是电影《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作品以“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开始,通过对故乡、对大海如叙家常的深情描述,表达了主人翁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挚的热爱之情。4.学唱歌曲。(1)请学生跟音乐,用音哼唱歌曲旋律。(2)解决附点音符的唱法:大家听老师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唱第一句,对照歌谱,哪种唱法是正确的?(3)教师强调长音的唱法,歌曲中哪里还有长音?找一找。(4)以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使学生更加熟悉歌曲(齐唱,领唱)。5.深入体验歌曲。教师指导学生一边唱一边划旋律线。师问:划出的旋律线像什么?生答:像大海的波浪。师问:这首歌曲节奏有何特点?运用到的典型节奏是什么?(运用得最多的是节奏型)生答:歌曲节奏平和,较为舒展,这一节奏运用得较明显,重复多次。师问:这首歌的旋律线的起伏和节奏特点与歌曲情感表达有联系吗?生答:节奏和旋律线的运用都真切地展现出大海波涛起伏的样子,两者结合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就像大海潮起潮落的声音,像大海的声音。师问:“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在情感的发展上每次的重复有何不同?是否多余?(讨论回答)师补答:“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不但没有感到哆嗦,恰恰相反,每一次重复感情就更进一步,亲切倾诉一抒发情怀一情感升华一怀恋之情,这样的情感线,也仿佛是大海的波澜。从旋律的起伏到情感的发展,歌词的完美使我们更真切感受到大海的宽广汹涌,从而更好地表现出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情。师问:这首歌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讨论回答)师补充回答: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要注意节拍的重音,随着音乐情绪的发展,表达出高潮乐句情绪的变化)齐唱歌曲(播放视频)。(三)表现与创作1.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合唱排练。前奏部分用“啊”唱。第一段第一部分:女生齐唱,男生用“呜”伴唱;第二部分:女生齐唱,男生用“啊”伴唱。第二段第一部分:领唱,其他同学用“呜”伴唱;第二部分:齐唱。第二部分反复的地方注意要轮唱,结尾要放慢。2.配乐诗朗诵,并辅以绘画。(叫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根据音乐画出自己想象的画面)3.舞蹈表现。(请一个或几个学生用舞蹈的方式来表现歌曲)(四)结束部分最后师生用自己的舞蹈和动作,根据音乐和歌词,自由、放松、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答案:
(1)优点:本教学课例逻辑严谨,教学过程充实。教学目标清晰,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来进行整个课堂设计教学。老师用自己的演唱来进...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
问答题
根据下面的相关教学背景材料,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1)教学内容:勃拉姆斯《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乐曲为大调式,单二部曲式。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这首歌曲虽为3/4拍,但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2)学生情况: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对音乐学习兴趣很大,具备对《摇篮曲》的欣赏、理解和演唱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和基础。
答案:
(1)通过学唱歌,感受体验妈妈在儿女成长中倾注的爱,并通过演唱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2)感受歌曲三拍子的节拍...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手机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