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我国三大环境保护基本政策:“预防为主”、()、“强化环境管理”。

A、防治结合
B、所有污染政府治理
C、“谁污染谁治理”
D、先污染后治理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环境管理的五个基本手段:()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行政手段、()教育手段。

A、法律、宣传
B、说服、法律
C、法律、处罚

4.单项选择题污染减排“三大体系”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A、科学的污染减排指标体系
B、严格的减排考核体系
C、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
D、规范的日常监管体系

5.单项选择题以下()不属于环境行政责任同民事责任的区别。

A、法律依据不同
B、处罚对象不同
C、构成要件不同
D、实施的程序不同

最新试题

某企业污水中含有总镉和总铅,企业请监测部门在其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口取样监测,数据达到了规定的排放标准,监察部门能否据此认为该厂达标排放,为什么?

题型:问答题

工厂是否应对12名受害人进行赔偿?为什么?

题型:问答题

6月30日某县环境监察大队执法人员在对一家漂染厂进行监督性检查时,现场即时采样,经该县环境监测站化验,废水中主要污染物超标。该县环保相关部门将它作为第二季度征收排污费的依据,但企业在期限内提出异议,说他们6月29日委托监测站监测的结果没超标,对此如何处理,依据?

题型:问答题

某县纸业公司经市批准试生产、试产期间县环境监察大队进行执法检查,发现企业正在生产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向河道内排放,其治理设施机械停运,县监察大队拟立案,多数监察人员认为该项目属市审批,应报市处理。但有些监察人员认为应立案,由县局从重给予处理。你有何看法呢?理由?

题型:问答题

针对此情况环境监察人员应该如何处理?

题型:问答题

2010年3月1日监察大队在检查一个厂时,该厂除尘设施坏了,无法运营,检查人员要求其尽快修理。3月6日再检查时,仍无运营,管理人员说缺乏零件,一时买不到,无法修复。3月18日监察人员检查时,还是无运营,该厂说零件到了,但修理人员出差了,对此应如何处理?依据是什么?

题型:问答题

环保局对两工厂给予行政罚款是否有法律根据?为什么?

题型:问答题

简述新污染源现场执法检查的内容。

题型:问答题

某化工厂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含铬废渣与锅炉渣混合后,经过鉴定不属于危险废物,然后将废渣送往渣场储存,此种做法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题型:问答题

简述老污染源现场执法的检查内容。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