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常用糖皮质激素对水盐代谢作用的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A.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
B.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
C.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泼尼松
D.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
E.倍他米松>泼尼松>地塞米松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糖皮质激素的抗毒作用机制是()

A.中和细菌内毒素
B.对抗细菌外毒素
C.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性
D.加速细菌内毒素的排泄
E.抑制细菌生长

2.单项选择题关于常用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A.氢化可的松>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
B.地塞米松>泼尼松>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可的松
C.地塞米松>泼尼松>可的松>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
D.地塞米松>泼尼松龙>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可的松
E.泼尼松龙>地塞米松>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可的松

3.单项选择题糖皮质激素对血液成分的影响正确的描述是()

A.减少血中中性粒细胞数
B.减少血中红细胞数
C.抑制红细胞在骨髓中生成
D.减少血中淋巴细胞数
E.血小板数减少

4.单项选择题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

A.高血钙
B.低血钾
C.高血钾
D.高血磷
E.低血糖

5.单项选择题治疗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宜选用()

A.氨茶碱
B.色甘酸钠
C.克仑特罗
D.麻黄碱
E.丙酸倍氯米松

6.单项选择题糖皮质激素类药的作用不包括()

A.兴奋中枢
B.免疫抑制
C.抗炎
D.抗菌
E.抗休克

7.单项选择题麦角新碱治疗产后出血的作用机制是()

A.收缩子宫平滑肌
B.收缩血管
C.促进血管修复
D.促进凝血过程

8.单项选择题组织中的组胺主要存在于()

A.粒细胞
B.红细胞
C.肥大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巨噬细胞

9.单项选择题口服硫酸镁的作用是()

A.降低血压
B.抑制中枢
C.松弛骨骼肌
D.导泻
E.活血化瘀

10.单项选择题已表现神经损害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最应使用的药物是()

A.维生素B
B.叶酸
C.亚叶酸钙
D.硫酸亚铁
E.红细胞生成素

最新试题

一位8岁女童由其母亲带来就诊,主诉每年春季出现流涕、鼻痒、流泪、喷嚏,正口服苯海拉明治疗。但孩子的老师反映她常常上课睡觉,考试成绩下降。经检查未发现其他疾病情况,也未使用其他药物。医生诊断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并处方了非索非那定(fexofenadine)。讨论问题:(1)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及主要副作用;(2)转换为非索非那定的药理学基础。

题型:问答题

患者,男,57岁。患慢性肾衰竭,每周接受透析3次,诊断患有严重贫血。医生的处理方案: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3次/周;补充铁剂;每2周检测1次血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压。试对医生的处理方案进行分析。

题型:问答题

近日,美国癌症研究会调查发现,睡眠对癌症发病率有重要影响。这个结论是在研究调查了马里兰州的5968位女性后作出的,他们发现,每晚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女性,其癌症发病率比积极锻炼身体、睡眠更为充足的女性高出47%。

题型:问答题

说明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应用注意事项。

题型:问答题

一名中年患者主述双侧腕、膝关节出现晨僵和疼痛。查体可见关节部位轻度水肿,实验室检查发现轻度贫血、血沉加快、类风湿因子阳性。据此,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并给予口服萘普生440mg/d治疗,一周后增加剂量至880mg/d。患者的关节症状显著减轻,但出现明显的烧心反应,且应用抗酸药无效。改用塞来昔布后,关节症状和烧心反应均得到良好控制。两年后,该患者又因关节症状就诊,查体发现手、足、腕、肘和膝关节均出现红、肿和触压痛。现在应该采用什么药物进行治疗?

题型:问答题

对该患者现有监测或调整治疗方法是什么?

题型:问答题

一位10岁男童由母亲陪同前来就诊,主诉男童多日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长时间静坐、经常有小动作,有时破坏自己或别人东西、容易激动或勃然大怒、与同学相处不好,粗心、经常丢东西,学习成绩下降。经检查确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处方托莫西汀。讨论问题:①托莫西汀的作用特点;②托莫西汀的副作用。

题型:问答题

女性,48岁。因阵发性腹痛伴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5天,于1991年12月25日零时50分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5.5℃,脉搏摸不到,呼吸30次/分,血压测不到,消瘦,一般情况极差,神志恍惚,脸色苍白,四肢厥冷。心率120次/分,心音低钝,两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干、湿啰音,腹胀,有肠型,全腹肌紧张,脐周围及右下腹有压痛,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音。腹透“中、上腹部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肠腔气液面,呈阶梯形排列”。诊断:肠梗阻;肠坏死;脓毒症休克。问题:(1)本病例可使用哪些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分别简述其作用机制。(2)如本病例为革兰阳性菌引起脓毒症休克,请举出至少两类可选用的抗菌药,每类写出2个药名。

题型:问答题

一位62岁男性患者由家人陪同前来就诊,主诉两年前被确诊为帕金森病,并开始连续服用多巴丝肼,症状逐渐得到控制,但是,近来,疗效逐渐减弱,并在服药后2~3小时出现多动症状。有时正在行走过程中,会突然停止,感觉被固定于该处,持续数分钟后又突然可以行走。患者未使用过其他药物,经检查未发现其他脑部病变。医生诊断为长期服用多巴丝肼引起的症状波动,包括开-关现象,并处方了息宁控释片(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讨论问题:①长期服用左旋多巴的副作用;②转换为息宁控释片的药理学基础。

题型:问答题

患者,男,31岁,因“肥厚型心肌病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3天,在院外治疗无效,于某日下午3时收入住院。查体:体温36.7℃,脉搏17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8k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70次/分。入院后给予心电监护,持续高流量吸氧。下午3时30分给普罗帕酮(心律平)70mg加入5%葡萄糖20ml,以3ml/min的速度静推,下午3时50分心率降至150次/分,下午4时依上述浓度、速度静推第2支普罗帕酮,当普罗帕酮总量推至160mg时,患者心率急剧下降,以致心跳骤停,血压降为零。患者出现叹气样呼吸。立即停用普罗帕酮,给予胸外心脏按压,静推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等,10分钟后心率上升至110次/分,血压升至12/8kPa,患者转危为安。3天后治愈出院。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