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不正确的是()

A.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
B.细菌产生大量的PABA
C.细菌的细胞壁或外膜的通透性改变
D.PBPs与抗生素的亲和力降低
E.细菌缺少自溶酶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下列细菌容易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是()

A.溶血性链球菌
B.脑膜炎球菌
C.肺炎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草绿色链球菌

2.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青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耐青霉素酶
B.对G菌作用强
C.易引起过敏反应
D.杀菌力弱
E.毒性大

3.单项选择题甲氧苄啶抗菌机制是()

A.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B.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C.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D.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E.影响细菌胞浆膜通透性

4.单项选择题呋喃唑酮适用于()

A.大叶性肺炎
B.化脓性骨髓炎
C.细菌性肠炎
D.肾盂肾炎
E.结核性脑膜炎

5.单项选择题下列磺胺药适用于非特异性结肠炎的是()

A.磺胺醋酰
B.磺胺嘧啶
C.磺胺甲氧嘧啶
D.柳氮磺吡啶
E.磺胺异噁唑

6.单项选择题下列磺胺药中更适用于肾盂肾炎的是()

A.磺胺嘧啶
B.磺胺异噁唑
C.磺胺醋酰
D.磺胺甲噁唑
E.磺胺米隆

7.单项选择题磺胺嘧啶对下列细菌感染疗效较好的是()

A.细菌性痢疾
B.伤寒
C.膀胱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化脓性扁桃体炎

8.单项选择题诺氟沙星抗菌机制是()

A.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抗叶酸代谢
C.影响胞浆膜通道性
D.抑制DNA螺旋酶,阻止DNA合成
E.抑制蛋白质合成

9.单项选择题下列药物中属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是()

A.萘啶酸
B.4-喹诺酮
C.呋喃唑酮
D.环丙沙星
E.吡哌酸

10.单项选择题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A.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以提高疗效
B.使医生和患者都有一种安全感
C.延迟或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D.对混合感染为扩大抗菌范围
E.减少个别药剂量,以减少毒副作用

最新试题

患者,男,57岁。患慢性肾衰竭,每周接受透析3次,诊断患有严重贫血。医生的处理方案: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3次/周;补充铁剂;每2周检测1次血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压。试对医生的处理方案进行分析。

题型:问答题

许多国家早已明令禁止在畜禽饲料中添加各种抗生素,包括四环素类、氯霉素类、青霉素类等。但在我国,目前仍然允许使用抗生素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讨论问题:(1)养殖者为何要在畜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素?(2)运用所学习的药理学知识,分析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会对社会产生什么危害。(3)试举例说明,若人食用了含抗生素饲料喂养的畜禽肉类后,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危害。

题型:问答题

讨论题:针对患者的病情应选用什么降压药物?

题型:问答题

患者,男,31岁,因“肥厚型心肌病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3天,在院外治疗无效,于某日下午3时收入住院。查体:体温36.7℃,脉搏17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8k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70次/分。入院后给予心电监护,持续高流量吸氧。下午3时30分给普罗帕酮(心律平)70mg加入5%葡萄糖20ml,以3ml/min的速度静推,下午3时50分心率降至150次/分,下午4时依上述浓度、速度静推第2支普罗帕酮,当普罗帕酮总量推至160mg时,患者心率急剧下降,以致心跳骤停,血压降为零。患者出现叹气样呼吸。立即停用普罗帕酮,给予胸外心脏按压,静推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等,10分钟后心率上升至110次/分,血压升至12/8kPa,患者转危为安。3天后治愈出院。

题型:问答题

某女性患者,45岁,因头痛就诊。确诊为有先兆性偏头痛。医生处理方案:给予麦角胺和咖啡因,并建议在有先兆出现时可服用。试对医生处理方案进行分析。

题型:问答题

某女性患者,54岁,因新近发生静脉血栓而入院。医生处理方案:测定患者血aPTT基础值,静脉给予肝素,医嘱要求每2~4小时观察一次患者的症状,每日监测一次血aPTT和血小板计数。试对医生的处理方案进行分析。

题型:问答题

对该患者现有监测或调整治疗方法是什么?

题型:问答题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某患者,女性,肥胖,主诉发热腹痛,头痛,食欲减退,便秘1周,胸部皮疹1天,该患者10天前从印度访亲回来。体征:体温39℃,心率60次/分,胸部有斑丘疹,脾大。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符合伤寒的诊断。而使用14天的复方磺胺甲噁唑(复方新诺明)后,病情缓解了。

题型:问答题

一位62岁男性患者由家人陪同前来就诊,主诉两年前被确诊为帕金森病,并开始连续服用多巴丝肼,症状逐渐得到控制,但是,近来,疗效逐渐减弱,并在服药后2~3小时出现多动症状。有时正在行走过程中,会突然停止,感觉被固定于该处,持续数分钟后又突然可以行走。患者未使用过其他药物,经检查未发现其他脑部病变。医生诊断为长期服用多巴丝肼引起的症状波动,包括开-关现象,并处方了息宁控释片(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讨论问题:①长期服用左旋多巴的副作用;②转换为息宁控释片的药理学基础。

题型:问答题

患者,男性,31岁,型体消瘦,乏力,胸、背、腰、腹部出现红斑及群集性绿豆粒样的水痘等症状。入院后检查诊断为HIV抗体阳性,有吸毒史,同时伴发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医生治疗处方为:定期服用齐多夫定、奈韦拉平及奈非那韦,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讨论问题:(1)抗HIV及疱疹病毒药物的种类及作用机制。(2)齐多夫定、奈韦拉平及奈非那韦联合用药的药理学基础。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