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一级动力学消除药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每日总量不变,增加给药次数能升高坪值水平
B.增加每次给药剂量可缩短达到坪值的时间
C.以半衰期为给药间隔,首剂加倍,可在1个半衰期后达到坪值
D.每日总量不变,延长给药间隔,必然增大血药浓度的波动幅度
E.定时恒量给药,达到坪值所需要的时间只与其半衰期有关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多项选择题关于细胞色素P450的描述,正确的有()

A.大量存在于肝细胞内质网的脂质中
B.只能催化脂溶性高的药物
C.其特异性不高,能催化许多结构不同的药物
D.专司外源性化学异物的代谢
E.其结构与血红蛋白相似

2.多项选择题药物在血液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A.药效维持时间缩短
B.不能透过细胞膜
C.向组织转运受阻
D.药物排泄加快
E.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3.多项选择题有关药物的肾排泄,正确的是()

A.如药物只经肾小球滤过,无肾小管分泌和肾小管重吸收过程,并全部从尿排出,则药物排泄率与肾小球滤过率相等
B.肾小管分泌主要在远端肾小管细胞进行
C.药物在肾小管的主动重吸收,主要在近曲肾小管进行
D.水溶性药物难以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类脂质膜,不易重吸收,易从尿中排出
E.多数弱酸或弱碱性药物的肾排泄均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及重吸收过程

4.多项选择题有关药物的主动转运,正确的是()

A.主动转运可分为直接利用细胞内代谢能量的原发性主动转运和间接利用细胞内代谢能量的继发性主动转运
B.P-gp等转运体介导的药物转运为原发性主动转运
C.逆药物浓度梯度的载体转运是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包括同方向的协同转运和逆方向的交换转运
E.主动转运的特点是①消耗能量;②需载体参与;③转运有饱和现象;④转运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5.多项选择题以下关于易化扩散的描述正确的有()

A.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透酶帮助而扩散
B.不需消耗ATP即可将药物由低浓度侧转运到高浓度侧
C.扩散的速率比简单扩散快得多
D.当药物浓度过高时,载体可被饱和
E.载体可被类似物占领,表现竞争性抑制

6.多项选择题关于新药的临床前主要药效学研究,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A.应采用体内、外两种以上实验方法
B.至少一项是在整体的正常或病理动物模型上进行
C.必须包括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
D.应该针对新药的临床主要适应证
E.根据该新药的分类及药理作用特点进行

7.多项选择题新药的临床前药理研究是在动物上进行的试验,具体内容包括()

A.药效学研究
B.一般药理学研究
C.药动学研究
D.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E.毒理学研究

8.多项选择题新药的来源包括()

A.对已知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
B.对已知化合物进行重新组合
C.合成新型结构的药物
D.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分离
E.应用生物技术和基因重组方法制备

9.多项选择题药理学的学科任务包括()

A.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
B.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
C.研究药物的临床治疗作用
D.研究药物的不良反应
E.研究药物的相互作用

10.多项选择题下列对青霉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价格低廉
B.对G菌作用强
C.杀菌力强
D.抗菌谱广
E.毒性低

最新试题

对该患者现有监测或调整治疗方法是什么?

题型:问答题

2010年1月1日美国FDA发布信息,称长期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可能有引起非典型股骨骨折的风险,并要求双膦酸盐类药品生产厂商在其产品说明书及标签上增加关于这一风险的警告及用药指导。在说明书的适应证与用法部分增加新的使用期限,并注明双膦酸盐类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治疗时间尚不清楚。讨论问题: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不良反应。

题型:问答题

患者,男,57岁。患慢性肾衰竭,每周接受透析3次,诊断患有严重贫血。医生的处理方案: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3次/周;补充铁剂;每2周检测1次血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压。试对医生的处理方案进行分析。

题型:问答题

该病例现有主要治疗方案是什么?

题型:问答题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某患者,女性,肥胖,主诉发热腹痛,头痛,食欲减退,便秘1周,胸部皮疹1天,该患者10天前从印度访亲回来。体征:体温39℃,心率60次/分,胸部有斑丘疹,脾大。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符合伤寒的诊断。而使用14天的复方磺胺甲噁唑(复方新诺明)后,病情缓解了。

题型:问答题

患者,男,银屑病史30年,足癣30余年,因趾甲变黄10余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双脚趾远端分离、甲变黄缺损。甲下碎屑经真菌检测鉴定为红色毛癣菌。临床诊断为银屑病合并甲真菌病。因患者拒绝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所以给予患者外用30%醋酸溶液和环吡酮胺软膏治疗,目前病甲无明显改善。问题讨论:(1)甲真菌病首选的治疗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和主要不良反应;(2)治疗浅表真菌感染常用药物及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题型:问答题

湖南某村数位农民到某医院就诊,主诉发热寒战、盗汗乏力、腹痛腹泻、肝脾轻度肿大等症状,起病较急,经诊断其患有急性血吸虫病。医生对其用吡喹酮进行治疗,同时通知其村卫生所对该村村民发放蒿甲醚片,以预防血吸虫的感染。讨论问题:(1)抗血吸虫病药物的分类及作用特点;(2)医生对不同人群使用不同抗血吸虫药的药理学依据。

题型:问答题

一位62岁男性患者由家人陪同前来就诊,主诉两年前被确诊为帕金森病,并开始连续服用多巴丝肼,症状逐渐得到控制,但是,近来,疗效逐渐减弱,并在服药后2~3小时出现多动症状。有时正在行走过程中,会突然停止,感觉被固定于该处,持续数分钟后又突然可以行走。患者未使用过其他药物,经检查未发现其他脑部病变。医生诊断为长期服用多巴丝肼引起的症状波动,包括开-关现象,并处方了息宁控释片(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讨论问题:①长期服用左旋多巴的副作用;②转换为息宁控释片的药理学基础。

题型:问答题

患者,男,31岁,因“肥厚型心肌病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3天,在院外治疗无效,于某日下午3时收入住院。查体:体温36.7℃,脉搏17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8k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70次/分。入院后给予心电监护,持续高流量吸氧。下午3时30分给普罗帕酮(心律平)70mg加入5%葡萄糖20ml,以3ml/min的速度静推,下午3时50分心率降至150次/分,下午4时依上述浓度、速度静推第2支普罗帕酮,当普罗帕酮总量推至160mg时,患者心率急剧下降,以致心跳骤停,血压降为零。患者出现叹气样呼吸。立即停用普罗帕酮,给予胸外心脏按压,静推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等,10分钟后心率上升至110次/分,血压升至12/8kPa,患者转危为安。3天后治愈出院。

题型:问答题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全球约1/3人口(20亿)患有结核病,每年新增患者800万~1000万,每年死亡人数近300万,死亡率已超过大部分癌症。由于结核杆菌的多药耐药性,某些抗结核病药对结核杆菌已失去抗菌活性,结核病可能再次成为不治之症。讨论问题:结核杆菌的耐药性与结核病的有效防治。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