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某药以相同剂量每日1次静脉输注,连续用药1个月后再次测得的药一时曲线下面积(AUC)较初次用药后的AUC明显增大,可能的解释包括()

A.药物生物利用度增大
B.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减少
C.给药速率过快,超过药物消除速率
D.肝药酶被抑制
E.患者出现肾功能障碍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一级动力学消除药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每日总量不变,增加给药次数能升高坪值水平
B.增加每次给药剂量可缩短达到坪值的时间
C.以半衰期为给药间隔,首剂加倍,可在1个半衰期后达到坪值
D.每日总量不变,延长给药间隔,必然增大血药浓度的波动幅度
E.定时恒量给药,达到坪值所需要的时间只与其半衰期有关

2.多项选择题关于细胞色素P450的描述,正确的有()

A.大量存在于肝细胞内质网的脂质中
B.只能催化脂溶性高的药物
C.其特异性不高,能催化许多结构不同的药物
D.专司外源性化学异物的代谢
E.其结构与血红蛋白相似

3.多项选择题药物在血液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A.药效维持时间缩短
B.不能透过细胞膜
C.向组织转运受阻
D.药物排泄加快
E.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4.多项选择题有关药物的肾排泄,正确的是()

A.如药物只经肾小球滤过,无肾小管分泌和肾小管重吸收过程,并全部从尿排出,则药物排泄率与肾小球滤过率相等
B.肾小管分泌主要在远端肾小管细胞进行
C.药物在肾小管的主动重吸收,主要在近曲肾小管进行
D.水溶性药物难以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类脂质膜,不易重吸收,易从尿中排出
E.多数弱酸或弱碱性药物的肾排泄均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及重吸收过程

5.多项选择题有关药物的主动转运,正确的是()

A.主动转运可分为直接利用细胞内代谢能量的原发性主动转运和间接利用细胞内代谢能量的继发性主动转运
B.P-gp等转运体介导的药物转运为原发性主动转运
C.逆药物浓度梯度的载体转运是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包括同方向的协同转运和逆方向的交换转运
E.主动转运的特点是①消耗能量;②需载体参与;③转运有饱和现象;④转运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6.多项选择题以下关于易化扩散的描述正确的有()

A.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透酶帮助而扩散
B.不需消耗ATP即可将药物由低浓度侧转运到高浓度侧
C.扩散的速率比简单扩散快得多
D.当药物浓度过高时,载体可被饱和
E.载体可被类似物占领,表现竞争性抑制

7.多项选择题关于新药的临床前主要药效学研究,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A.应采用体内、外两种以上实验方法
B.至少一项是在整体的正常或病理动物模型上进行
C.必须包括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
D.应该针对新药的临床主要适应证
E.根据该新药的分类及药理作用特点进行

8.多项选择题新药的临床前药理研究是在动物上进行的试验,具体内容包括()

A.药效学研究
B.一般药理学研究
C.药动学研究
D.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E.毒理学研究

9.多项选择题新药的来源包括()

A.对已知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
B.对已知化合物进行重新组合
C.合成新型结构的药物
D.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分离
E.应用生物技术和基因重组方法制备

10.多项选择题药理学的学科任务包括()

A.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
B.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
C.研究药物的临床治疗作用
D.研究药物的不良反应
E.研究药物的相互作用

最新试题

2010年1月1日美国FDA发布信息,称长期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可能有引起非典型股骨骨折的风险,并要求双膦酸盐类药品生产厂商在其产品说明书及标签上增加关于这一风险的警告及用药指导。在说明书的适应证与用法部分增加新的使用期限,并注明双膦酸盐类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治疗时间尚不清楚。讨论问题: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不良反应。

题型:问答题

一名慢性乙肝患者,男性,25岁,一直服用拉米夫定治疗该病2年,最近到医院体检发现HBeAg和抗HBe又回复呈阳性,且血清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水平偏高,于是医生改用阿德福韦酯片进行治疗。讨论问题:(1)抗HBV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2)改用阿德福韦酯片治疗的原因。

题型:问答题

患者,女,50岁,因肝内胆管结石准备行左肝叶切除术,需行静吸复合全麻。术前晨访,发现患者由于担心手术,非常紧张,心率、血压升高,无法配合准备工作。麻醉医生给予小剂量咪达唑仑,几分钟后患者安静下来,顺利完成术前准备。推入手术室完善手术准备后麻醉诱导开始,逐步给予咪达唑仑、芬太尼、阿曲库铵、丙泊酚,手术中麻醉维持使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微量注射泵输注,吸入七氟烷,间断推注阿曲库铵,顺利完成麻醉和手术。讨论问题:静吸复合麻醉中各种药物的药理学基础及注意事项。

题型:问答题

李女士今年45岁,最近被确诊为乳腺癌,经活组织检查和X线检查可见肿块是恶性的,并已转移至周围的淋巴结。医生对其确定的治疗方案为先进行原发肿块的切除及淋巴结的清扫,然后再进行系统化疗。术后辅助化疗的用药方案为第一天静脉注射多柔比星50mg/m2,环磷酰胺500mg/m2,同时静脉滴注氟尿嘧啶500mg/m2,每3周重复1次,共6周期。请讨论以下问题:(1)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及氟尿嘧啶的作用机制、特点以及主要的不良反应。(2)这三种药物在联合应用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采用大剂量间歇给药法的优点。

题型:问答题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某患者,女性,肥胖,主诉发热腹痛,头痛,食欲减退,便秘1周,胸部皮疹1天,该患者10天前从印度访亲回来。体征:体温39℃,心率60次/分,胸部有斑丘疹,脾大。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符合伤寒的诊断。而使用14天的复方磺胺甲噁唑(复方新诺明)后,病情缓解了。

题型:问答题

对该患者现有监测或调整治疗方法是什么?

题型:问答题

该病例现有主要治疗方案是什么?

题型:问答题

讨论题:针对患者的病情应选用什么降压药物?

题型:问答题

一位8岁女童由其母亲带来就诊,主诉每年春季出现流涕、鼻痒、流泪、喷嚏,正口服苯海拉明治疗。但孩子的老师反映她常常上课睡觉,考试成绩下降。经检查未发现其他疾病情况,也未使用其他药物。医生诊断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并处方了非索非那定(fexofenadine)。讨论问题:(1)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及主要副作用;(2)转换为非索非那定的药理学基础。

题型:问答题

患者,男性,31岁,型体消瘦,乏力,胸、背、腰、腹部出现红斑及群集性绿豆粒样的水痘等症状。入院后检查诊断为HIV抗体阳性,有吸毒史,同时伴发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医生治疗处方为:定期服用齐多夫定、奈韦拉平及奈非那韦,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讨论问题:(1)抗HIV及疱疹病毒药物的种类及作用机制。(2)齐多夫定、奈韦拉平及奈非那韦联合用药的药理学基础。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