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的作用是()

A.收缩力增强
B.心率加快,整体情况下减慢或变化不大
C.传导加速
D.心输出量不增加或下降
E.大剂量可引起心律失常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多项选择题治疗量肾上腺素对平滑肌的作用是()

A.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B.松弛胃肠平滑肌
C.收缩皮肤黏膜血管
D.眼辐射肌收缩,瞳孔扩大
E.膀胱扩约肌收缩导致尿潴留

2.多项选择题肾上腺素对血压的影响是()

A.0.5~1mg时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或下降
B.较大剂量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C.静脉注射较大量时,血压先上升后下降再达正常
D.在α受体阻断药存在时,升压被翻转为降压
E.各种剂量时舒张压和收缩压同时升高

3.多项选择题小剂量肾上腺素对血管的作用是()

A.皮肤黏膜的血管明显收缩
B.腹腔内脏血管收缩
C.骨骼肌血管、冠状血管扩张
D.骨骼肌血管、冠状血管收缩
E.腹腔内脏血管扩张

4.多项选择题肾上腺素可激动的受体是()

A.α受体
B.M受体
C.β受体
D.N受体
E.DA受体

5.多项选择题关于去甲肾上腺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兴奋α受体
B.是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释放的递质
C.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D.在整体情况下出现心率减慢
E.引起冠状动脉收缩

6.多项选择题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可引起()

A.心收缩力增强
B.瞳孔括约肌收缩(扩瞳)
C.脂肪、糖原分解
D.支气管舒张
E.皮肤黏膜血管收缩

7.多项选择题属内源性的拟肾上腺素药有()

A.去甲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麻黄碱
D.肾上腺素
E.异丙肾上腺素

8.多项选择题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具有的下列共同作用是()

A.收缩外周血管
B.扩张冠状动脉
C.增加心肌收缩力
D.升高收缩压
E.外周阻力升高

9.多项选择题能选择性阻断()

A.普萘洛尔
B.美托洛尔
C.卡维地洛
D.阿替洛尔
E.吲哚洛尔

10.多项选择题β受体阻断药的禁忌证有()

A.严重左室心功能不全
B.窦性心动过缓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支气管哮喘
E.重度房室传导阻滞

最新试题

有文献报道,44例SARS患者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了双侧髋关节、肩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MRI检查,观察到骨缺血的表现,发生率为22.7%。还有报道,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致罕见部位(如肱骨头、足跟、距骨、腕舟骨、坐骨等)骨坏死。提示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骨缺血性坏死,试解析其产生的可能原因。

题型:问答题

讨论题:针对患者的病情应选用什么降压药物?

题型:问答题

许多国家早已明令禁止在畜禽饲料中添加各种抗生素,包括四环素类、氯霉素类、青霉素类等。但在我国,目前仍然允许使用抗生素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讨论问题:(1)养殖者为何要在畜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素?(2)运用所学习的药理学知识,分析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会对社会产生什么危害。(3)试举例说明,若人食用了含抗生素饲料喂养的畜禽肉类后,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危害。

题型:问答题

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常用药物及其临床应用、主要副作用。

题型:问答题

患者,男,31岁,因“肥厚型心肌病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3天,在院外治疗无效,于某日下午3时收入住院。查体:体温36.7℃,脉搏17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8k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70次/分。入院后给予心电监护,持续高流量吸氧。下午3时30分给普罗帕酮(心律平)70mg加入5%葡萄糖20ml,以3ml/min的速度静推,下午3时50分心率降至150次/分,下午4时依上述浓度、速度静推第2支普罗帕酮,当普罗帕酮总量推至160mg时,患者心率急剧下降,以致心跳骤停,血压降为零。患者出现叹气样呼吸。立即停用普罗帕酮,给予胸外心脏按压,静推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等,10分钟后心率上升至110次/分,血压升至12/8kPa,患者转危为安。3天后治愈出院。

题型:问答题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某患者,女性,肥胖,主诉发热腹痛,头痛,食欲减退,便秘1周,胸部皮疹1天,该患者10天前从印度访亲回来。体征:体温39℃,心率60次/分,胸部有斑丘疹,脾大。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符合伤寒的诊断。而使用14天的复方磺胺甲噁唑(复方新诺明)后,病情缓解了。

题型:问答题

对该患者现有监测或调整治疗方法是什么?

题型:问答题

2010年1月1日美国FDA发布信息,称长期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可能有引起非典型股骨骨折的风险,并要求双膦酸盐类药品生产厂商在其产品说明书及标签上增加关于这一风险的警告及用药指导。在说明书的适应证与用法部分增加新的使用期限,并注明双膦酸盐类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治疗时间尚不清楚。讨论问题: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不良反应。

题型:问答题

患者,男性,31岁,型体消瘦,乏力,胸、背、腰、腹部出现红斑及群集性绿豆粒样的水痘等症状。入院后检查诊断为HIV抗体阳性,有吸毒史,同时伴发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医生治疗处方为:定期服用齐多夫定、奈韦拉平及奈非那韦,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讨论问题:(1)抗HIV及疱疹病毒药物的种类及作用机制。(2)齐多夫定、奈韦拉平及奈非那韦联合用药的药理学基础。

题型:问答题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全球约1/3人口(20亿)患有结核病,每年新增患者800万~1000万,每年死亡人数近300万,死亡率已超过大部分癌症。由于结核杆菌的多药耐药性,某些抗结核病药对结核杆菌已失去抗菌活性,结核病可能再次成为不治之症。讨论问题:结核杆菌的耐药性与结核病的有效防治。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