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2008年,B国U厂35000t 的煤气柜(爆炸极限6%~30%)发生爆炸事故,据相关新闻报道事故共导致13人死亡、33人重伤,整个市区范围内均能听到明显的爆炸异响。

查阅相关资料显示,该国正经历百年一遇的特大寒流,但设备记录未显示及时启用柜底油沟换热装置。此外,因柜内可燃气体探测系统经常无故报警,故现场操作人员提高警报设定值(由原来的1.5%至4.5%,认为设定值仍在爆炸下限以下应不具危险性)。针对事故现场设备残骸分析显示,气柜私自设定4套非防爆的航空障碍灯、气柜内增设视频摄像头和射灯但线缆存在明显破损。
事发前,煤气柜供气压力突降。中控室同时要求操作人员监测气柜容积及压力,现场和远传仪表均显示压力突降,随即认定柜内容积偏低,于是按相关操作规程,为防止气柜真空度过大,调大回流量和气柜进气量,尝试拉大气柜容积。
20min 后,操作人员发现气柜严重超压随后可燃气体探测系统发出声光告警。据事故亲历者描述,可燃气体探测系统发出警报至初次爆炸的时间不超过10min。
事故发生后,现场作业人员迅速转入应急救援行动,清除爆炸影响范围内的可燃物并关闭电气设备(压灭点火源)。但是,由于应急救援人员应对不当,不慎将环氧氯丙烷的低温冷却循环装置关闭导致环氧氯丙烷罐区多次连续爆炸,大量介质沿地面流散撒漏至泵房,导致罐区整体受损,过火面积1500m2

依据气柜的结构及运行特点,试分析导致上述事故的主要原因。

答案: (1)温度低导致气柜环形密封失效,应及时启动柜底加温设施防止因密封油粘度过大导致密封失效。
(2)操作人员疏忽大...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2008年,B国U厂35000t 的煤气柜(爆炸极限6%~30%)发生爆炸事故,据相关新闻报道事故共导致13人死亡、33人重伤,整个市区范围内均能听到明显的爆炸异响。

查阅相关资料显示,该国正经历百年一遇的特大寒流,但设备记录未显示及时启用柜底油沟换热装置。此外,因柜内可燃气体探测系统经常无故报警,故现场操作人员提高警报设定值(由原来的1.5%至4.5%,认为设定值仍在爆炸下限以下应不具危险性)。针对事故现场设备残骸分析显示,气柜私自设定4套非防爆的航空障碍灯、气柜内增设视频摄像头和射灯但线缆存在明显破损。
事发前,煤气柜供气压力突降。中控室同时要求操作人员监测气柜容积及压力,现场和远传仪表均显示压力突降,随即认定柜内容积偏低,于是按相关操作规程,为防止气柜真空度过大,调大回流量和气柜进气量,尝试拉大气柜容积。
20min 后,操作人员发现气柜严重超压随后可燃气体探测系统发出声光告警。据事故亲历者描述,可燃气体探测系统发出警报至初次爆炸的时间不超过10min。
事故发生后,现场作业人员迅速转入应急救援行动,清除爆炸影响范围内的可燃物并关闭电气设备(压灭点火源)。但是,由于应急救援人员应对不当,不慎将环氧氯丙烷的低温冷却循环装置关闭导致环氧氯丙烷罐区多次连续爆炸,大量介质沿地面流散撒漏至泵房,导致罐区整体受损,过火面积1500m2

针对上述案例背景,试确定现场发生燃爆事故后针对影响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应采取的事故应对措施。

答案: (1)压力容器马上切断进汽阀门,停止进出料。
(2)将介质通过接管排至安全地点。
(3)降低火焰辐射对压...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2008年,B国U厂35000t 的煤气柜(爆炸极限6%~30%)发生爆炸事故,据相关新闻报道事故共导致13人死亡、33人重伤,整个市区范围内均能听到明显的爆炸异响。

查阅相关资料显示,该国正经历百年一遇的特大寒流,但设备记录未显示及时启用柜底油沟换热装置。此外,因柜内可燃气体探测系统经常无故报警,故现场操作人员提高警报设定值(由原来的1.5%至4.5%,认为设定值仍在爆炸下限以下应不具危险性)。针对事故现场设备残骸分析显示,气柜私自设定4套非防爆的航空障碍灯、气柜内增设视频摄像头和射灯但线缆存在明显破损。
事发前,煤气柜供气压力突降。中控室同时要求操作人员监测气柜容积及压力,现场和远传仪表均显示压力突降,随即认定柜内容积偏低,于是按相关操作规程,为防止气柜真空度过大,调大回流量和气柜进气量,尝试拉大气柜容积。
20min 后,操作人员发现气柜严重超压随后可燃气体探测系统发出声光告警。据事故亲历者描述,可燃气体探测系统发出警报至初次爆炸的时间不超过10min。
事故发生后,现场作业人员迅速转入应急救援行动,清除爆炸影响范围内的可燃物并关闭电气设备(压灭点火源)。但是,由于应急救援人员应对不当,不慎将环氧氯丙烷的低温冷却循环装置关闭导致环氧氯丙烷罐区多次连续爆炸,大量介质沿地面流散撒漏至泵房,导致罐区整体受损,过火面积1500m2

依据气柜的结构及运行特点,试分析导致上述事故的主要原因。

答案: (1)温度低导致气柜环形密封失效,应及时启动柜底加温设施防止因密封油粘度过大导致密封失效。
(2)操作人员疏忽大...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2008年,B国U厂35000t 的煤气柜(爆炸极限6%~30%)发生爆炸事故,据相关新闻报道事故共导致13人死亡、33人重伤,整个市区范围内均能听到明显的爆炸异响。

查阅相关资料显示,该国正经历百年一遇的特大寒流,但设备记录未显示及时启用柜底油沟换热装置。此外,因柜内可燃气体探测系统经常无故报警,故现场操作人员提高警报设定值(由原来的1.5%至4.5%,认为设定值仍在爆炸下限以下应不具危险性)。针对事故现场设备残骸分析显示,气柜私自设定4套非防爆的航空障碍灯、气柜内增设视频摄像头和射灯但线缆存在明显破损。
事发前,煤气柜供气压力突降。中控室同时要求操作人员监测气柜容积及压力,现场和远传仪表均显示压力突降,随即认定柜内容积偏低,于是按相关操作规程,为防止气柜真空度过大,调大回流量和气柜进气量,尝试拉大气柜容积。
20min 后,操作人员发现气柜严重超压随后可燃气体探测系统发出声光告警。据事故亲历者描述,可燃气体探测系统发出警报至初次爆炸的时间不超过10min。
事故发生后,现场作业人员迅速转入应急救援行动,清除爆炸影响范围内的可燃物并关闭电气设备(压灭点火源)。但是,由于应急救援人员应对不当,不慎将环氧氯丙烷的低温冷却循环装置关闭导致环氧氯丙烷罐区多次连续爆炸,大量介质沿地面流散撒漏至泵房,导致罐区整体受损,过火面积1500m2

试确定气柜作业区的防火防爆措施。

答案: (1)进入气柜区域的车辆必须有火花熄灭设施。
(2)气柜区域内的动火作业要严格执行作业票制度
(3)与气...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