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某报以"不可让反腐法律规则闲置"为标题,讨论了关于一些法律闲置的情形。比如官员利用公权影响力从事包括收受贿赂在内的非法交易现象由来已久,也一直被法律所禁止,即便是在刑法上增设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实际受到依法处罚的,仍然屈指可数。再比如,为了纯洁干部队伍,我国法律曾在1988年就明文规定,国家公职人员在对外交往中接受数额较大的礼品、隐瞒不报的,以贪污罪论处。但司法上真正进行刑事追究的却极为少见。全国人大在1997年修改刑法时,再度将此类犯罪范围扩大到了"在国内公务活动中",但此后仍难以见到依法追诉的判案。又如刑法修正案曾提高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刑罚,从原来最高判处5年徒刑,提高到了10年。但由于我国长期没有建立官员的家庭财产登记、公告制度,司法机关通常是在查处贪污、受贿罪行时,才"意外发现"他们拥有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真正单独以此罪判罚的案例同样十分鲜见。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法律效力、法律实效或法的社会效果的认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不定项选择现代法理学一般认为法律原则可以克服法律规则的僵硬性缺陷,弥补法律漏洞,保证个案正义。对于法律原则在案件中的适用,下列说法哪一或哪些是正确的?()

A.关于某一案件,法律有具体规定,但适用该具体规定与适用法律原则均能获得同一结论时,应当适用法律原则
B.只有在法律规则无法解决纠纷的情形下,才可通过各种方法求助于法律原则
C.除非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否则不能舍弃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
D.适用法律原则必须要提出比适用法律规则更强的理由,否则不得适

2.不定项选择下列涉及免除法律责任的情形中,不符合法律责任的免责条件的是哪一或哪些选项?()

A.2010年3月25日,市民李某因有事需要用钱,便向朋友贾某借了2万元,答应1个月内还清,并出具了借据。此后,李某没有将钱归还,碍于情面,贾某也没有提出要钱一事。一直到2011年6月15日,贾某因急于用钱,便找到李某要求还款。李某以法律责任已免除拒绝归还
B.覃某借黄某现金50,000元逾期不还,黄某欲起诉覃某还钱,覃某的母亲与黄某达成协议,由其代覃某返还黄某50,000元,黄某不向法院起诉。覃某的法律责任得以免除
C.周某因犯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6年,在服刑期间他主动交代了其所掌握的张某故意伤人的事实,使得张某落入法网。为此,周某被减刑1年
D.刘某因投资失败欠下债务20万元,债权人诉讼求偿但刘某已是捉襟见肘、穷得揭不开锅,只能偿还2万元。法院据此免除了刘某的剩余债务

3.多项选择题法的作用泛指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它与法的本质及目的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关于法的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法的作用体现在法与社会的交互影响中,法由社会所决定,法的作用本质是社会自身力量的体现
B.法的相对独立性意味着法律有时候可以超出社会发展需要"创造"或改变社会
C.法的作用直接表现为国家权力的行使,无论是制定法还是习惯法、判例法,都是与国家权力相联系的。法律的作用与国家的地位和作用互为表里
D.法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这是根据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形式和内容对法的作用的分类

4.不定项选择我国法律规定,戒严期间,国家可以在戒严地区内实行通讯管制。对于此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哪一或哪些?()

A.该规定同宪法规定的通信自由不符,同上位法相抵触无效
B.该规定体现了法的秩序价值
C.该规定说明了法的价值冲突时,秩序具有优先性
D.该规定说明了法的价值之间可能相互冲突

6.不定项选择我国《合同法》第61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关于这条规定,下列哪一或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习惯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经国家认可而具有正式的法律渊源地位
B.交易习惯不能违反《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强制性规定,否则不得适用
C.如果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可以按照以往类似的判例确定
D.如果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可以根据《合同法》的基本原则确定

7.多项选择题一天晚上,田某从同学家归来,路过一条偏僻的胡同时,从胡同口处跳出一个持刀青年黄某。黄某持刀逼向田某并让他交出钱和手机。田某见状扭头就跑,结果跑进了死胡同,而黄某持刀紧随其后。慌乱害怕中,田某拿起墙角的一根木棒,向黄某挥去,黄某应声倒下。田某立即向派出所报案,后经查验,黄某已死亡。对此,下列哪些评论是不正确的?()

A.田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应当免除法律责任
B.田某的行为虽然属于正当防卫,但仍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C.田某的行为属于自助行为,符合自助免责的条件
D.田某虽然在事实上造成了黄某的死亡,但其不具备法律上应负责的条件

8.多项选择题下列法律条文直接体现了法律的普遍性特征的有哪些选项?()

A.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B.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C.在我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我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法关于公民的规定,适用于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D.对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9.多项选择题法律的指引作用可以分为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下列哪些表述属于有选择的指引?()

A."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行政诉讼的权利"
B."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有权进行辩论"
C."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代理诉讼的律师,可以依照规定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可以向有关组织和公民调查,收集证据"

10.多项选择题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与作为法律规范内容的权利和义务(法律上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虽然都具有法律属性,有直接的联系,但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下列哪些选项表明了这种不同?()

A.所属的领域不同:作为法律规范内容的权利和义务属于可能性领域;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则属于现实性领域
B.价值取向不同:作为法律规范内容的权利和义务强调自由、安全;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侧重平等、秩序
C.针对的主体不同:作为法律规范内容的权利和义务针对的是主权管辖范围内所有的不特定的主体;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针对的主体则为特定的、具体的主体
D.法律效力不同:由于针对的是一国之内所有的不特定的主体,作为法律规范内容的权利和义务的效力是普遍的、一般的;而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仅对特定的主体有效

最新试题

我国法律规定,戒严期间,国家可以在戒严地区内实行通讯管制。对于此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哪一或哪些?()

题型:不定项选择

下列哪些情况符合适用法律原则的条件?()

题型:多项选择题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过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放鞭炮、玩烟花使得这个节日更加丰富多彩,然而对于城市中的烟花爆竹的燃放规定却一直充满着争论。北京在1993年制定了《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在市区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当年政府发动了强大的宣传攻势,除夕夜数十万人上街监视,效果十分显著,但是之后违反这一法规的人越来越多,有逐渐回头的趋势。2005年北京市对这一规定进行了修改,将全面禁止改成了限放,在特定区域和特定时间可以燃放。对于这一变化社会各界持赞成态度,在“禁改限”的第一年无重大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这个规定的变化所反映的关于法律作用的描述,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个选项表述的是法律规则?()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些社会关系属于我国的保护性法律关系?()

题型:多项选择题

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法律效力、法律实效或法的社会效果的认识。

题型:问答题

现代法理学一般认为法律原则可以克服法律规则的僵硬性缺陷,弥补法律漏洞,保证个案正义。对于法律原则在案件中的适用,下列说法哪一或哪些是正确的?()

题型:不定项选择

2006年1月11日国务院第121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于2006年1月21日公布施行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13条规定:"生产烟花爆竹使用的原料,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生产烟花爆竹使用的原料,国家标准有用量限制的,不得超过规定的用量。不得使用国家标准规定禁止使用或者禁忌配伍的物质生产烟花爆竹。"这一法律规范为下列哪一种规范?()

题型:单项选择题

法律的指引作用可以分为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下列哪些表述属于有选择的指引?()

题型:多项选择题

下列法律条文直接体现了法律的普遍性特征的有哪些选项?()

题型: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