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研究犯罪构成的意义在于:()

A.为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提供根据
B.解决了"什么是犯罪"的问题
C.为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提供标准
D.为划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提供标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单项选择题甲带邻居家的5岁小孩去河里游泳,因没有看管好孩子,致使孩子在河里溺水死亡。甲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甲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

A.法律的直接规定
B.职务上或业务上的要求
C.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D.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5.单项选择题某甲意图杀害某乙,某日趁乙不备将乙从跨江大桥上推下企图将乙淹死,不料乙却因头部碰到石头而摔死,并不是被淹死的。甲的行为:()

A.是故意杀人罪(既遂)
B.是故意杀人罪(未遂)
C.是意外事件
D.是过失致人死亡罪

8.单项选择题在以下选项中,各犯罪行为的主体不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有:()

A.玩忽职守罪
B.食品监管渎职罪
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D.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

10.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间接故意犯罪属于故意犯罪,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属于过失犯罪
B.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在认识因素上都认识到了犯罪结果可能发生,因此,两者的认识因素完全相同
C.间接故意在意志因素上是放任犯罪结果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在意志因素上是希望避免犯罪结果发生,因此,两者在意志因素上是不同的
D.主观罪过是间接故意而造成他人财物重大毁损时,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主观上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而造成他人财物重大毁损时,不存在过失损坏财物罪

最新试题

研究犯罪构成的意义在于:()

题型:多项选择题

被告人高某(男,15岁)于某晚在酒吧见到幼女王某(13岁,身高1.6米,体重60公斤),高某主动与王某搭话时并约其到自己的住所玩,王某表示同意,到高某的宿舍后,二人聊天后表示今后愿意谈恋爱,并发生了性关系,以后二人经常来往。某日,此事被王某的父亲发现,后到公安局报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多项选择题

在以下选项中,各犯罪行为的主体不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有:()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甲、乙因事争执互殴,甲用铁条打乙,乙遂抽刀相向,乙妻恐怕事情闹大,奋力夺下乙手中的刀,又恐丈夫吃亏,顺手拾起一木板递与其夫,乙持木板与甲相抗,不想木板上的铁钉打中甲的太阳穴,致甲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多项选择题

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题型:多项选择题

被告人徐某,男,1990年6月29日生。2004年3月9日夜里,拦路抢劫一KTV下班服务员,抢得现金300元;2005年8月25日盗手提联想电脑一台,价值6500元;2005年12月20日将放学的农村留守初二女生丁某强奸;2006年7月12日,诈骗一外地务工的农民工4600余元。徐某对下列哪些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题型:多项选择题

甲将乙打倒在地致乙不省人事,丙从此地经过,见仇人倒在地上,以为他昏了过去,即拔出尖刀扎了乙的要害部位。后经法医鉴定,乙在被丙刺杀以前已经死亡,则丙()

题型:多项选择题

对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多项选择题

对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甲为了谋杀乙,就在乙平时喝水的杯子里面投毒,但因为使用的毒药没有达到致死量,所以仅导致乙昏迷。甲误以为乙已经死亡,便将乙背到山上扔下悬崖,致使乙被摔死。下列选项中,对甲的行为定性错误的有:()

题型: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