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2007年年底,被告人符某为牟取暴利,去外地学习制造甲基苯丙胺的方法。2008年7月,符某购得制毒原料及工具,在江苏省家中制造甲基苯丙胺。同年9月初,符某与郭某在网上商定贩卖甲基苯丙胺事宜。同月5日,符某在其家中以每克220元的价格向郭某及陈某出售其制成的甲基苯丙胺270余克。次日2时许,郭某、陈某在驾车将所购甲基苯丙胺运回外省贩卖途中被抓获,公安人员当场查获甲基苯丙胺276.54克。当日15时许,公安人员在符某家中将其抓获,当场查获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液体14360克、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白色晶状颗粒2.91克。符某的行为:()

A.构成贩卖、制造毒品罪
B.只是构成制造毒品罪
C.只是构成贩卖毒品罪
D.无罪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多项选择题在被害人是未成年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诱未成年人参加聚众淫乱活动的,从重处罚
B.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
C.利用未成年人运输毒品的,从重处罚
D.向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从重处罚

2.多项选择题关于卖淫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传播性病罪不要求实际上已经造成他人染上性病的结果
B.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均可成为传播性病罪的主体
C.以营利目的,采用招容留等方法,控制他人从事同性卖淫活动的,应以组织卖淫罪论处
D.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众发布卖淫信息,很多人通过该卖淫信息而前往嫖娼的,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不应该构成犯罪

3.单项选择题陈某是一名网络黑客,职业技术宅男,其经常非法侵入腾飞网络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非法进行修改、删除和干扰,同时盗窃腾飞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货币,在网络游戏中肆意挥霍。这些种种行为都导致腾飞网络系统经常不能正常运行,给腾飞网络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陈某的行为的定罪处罚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陈某只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B.陈某利用计算机实施盗窃罪,仍然只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C.陈某既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也构成盗窃罪,但应从一重罪处罚
D.陈某既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也构成盗窃罪,对于二者数罪并罚

7.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招摇撞骗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招摇撞骗罪的行为人要么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么冒充人民警察
B.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C.当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发生交叉竞合时,应当使用重法优于轻法
D.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骗取财物,又骗取其他非法利益的,是基于一个概括故意实施的连续性的行为,应以一罪论处

最新试题

吴某因积极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而入狱,出狱后8年一直赋闲在家,2012年2月伙同几位好友创立黑社会性质组织,并找到公安局的副局长梁某作靠山,梁某多次在打黑行动前通知吴某躲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多项选择题

王某和好友五人到KTV唱歌,在唱歌时喝了不少酒,回去途中和隔壁房的程某夫妇发生口角。于是拦截、辱骂和恐吓程某之妻,程某见状便将程某等人推开。王某等人见状便抓住程某群殴。民警赶来才制止了王某等人行为,王某不从而且用尖刀将民警划成轻微伤,程某经法医鉴定属于重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题型:多项选择题

某县人民法院刑庭审判员张某在审理范某强奸案时,违反规定私自接受范某的辩护律师杨某的宴请,并接受杨某用信封包装的现金1万元人民币,张某又指使杨某以提供精神损失补偿费为诱饵,引诱被害人蔡某将范某暴力威胁强奸蔡某篡改为双方自愿发生的性关系。张某根据杨某提交的蔡某自愿与范某发生性关系的证言,判决被告人范某无罪。张某和杨某的行为分别构成:()

题型:多项选择题

陈某的公司向当地银行贷款800万元,陈某还将自己的一处房产作为抵押。后来公司不能如期归还贷款,该银行向法院申请支付令,要求归还贷款本金及利息。支付令生效后罗某仍未归还本金及利息,法院遂查封了罗某的房产。罗某要求法院解除查封,但遭拒绝。陈某认为该房产仍是自己的财产,只要自己的生意顺利便将贷款归还。陈某由于资金紧张,便通过房产中介公司与郭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而且已经收卖房款项300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招摇撞骗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多项选择题

符某的行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关于妨害司法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多项选择题

徐某以前因为贩卖毒品而入狱,出狱后赋闲在家6年后,又开始从事制造毒品的活动。吸毒者刘某因无钱购买毒品,得知徐某在自己家中制造毒品后,深夜潜入盗得毒品若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多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题型:多项选择题

李某冒充治安联防人员到某洗浴城洗脚,老板是位女子,非常恭敬地伺候李某,李某威胁要与之发生性关系,如果不从会让其他治安人员来闹事,女老板迫于无奈和李某发生了几次关系,而且李某还借闹事砸店为威胁获得财产共计1万元。李某的行为构成:()

题型: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