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一患者,体温常在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体温始终在正常水平以上,此种热型属于()

A.回归热
B.弛张热
C.稽留热
D.不规则热
E.间歇热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单项选择题区别药物性黄染和黄疸最有意义的部位是()

A.巩膜
B.手掌
C.角膜
D.皮肤
E.口腔黏膜

3.单项选择题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

A.中毒性肝炎
B.病毒性肝炎
C.钩端螺旋体病
D.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
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4.单项选择题血清总胆红素(TB)的正常参考值为()

A.0.7~1.7μmol/L
B.1.5~15.1μmol/L
C.1.7~17.1μmol/L
D.17~34μmol/L
E.34~170μmol/L

5.单项选择题常引起肝细胞性黄疸的疾病有()

A.胆总管狭窄
B.病毒性肝炎
C.肝内泥沙样结石
D.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E.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

6.单项选择题关于胆红素的代谢,下列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血中胆红素升高,巩膜均有黄染
B.胆红素主要来源于骨髓幼稚红细胞
C.非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输送,经肾小球滤过
D.正常情况,尿中无尿胆原
E.尿胆原大部分氧化为尿胆素

7.单项选择题胆红素在肝内的结合主要是指()

A.与白蛋白的结合
B.与葡萄糖醛酸基的结合
C.与硫酸基的结合
D.与甘氨酸甲基的结合
E.与Y或Z胞浆载体的结合

8.单项选择题隐性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含量为()

A.1.71~3.42μmol/L
B.5.13~6.84μmol/L
C.8.55~15.4μmol/L
D.17.1~34.2μmol/L
E.73.4μmol/L

9.单项选择题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产生的机制主要是()

A.胆红素排泄障碍
B.胆红素结合障碍
C.胆红素摄取障碍
D.胆红素来源过多
E.胆红素肾脏排泄障碍

10.单项选择题Dubir-Johnson综合征是由于()

A.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加
B.肝细胞将结合胆红素向毛细胆管排泄障碍
C.肝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障碍
D.肝细胞缺乏葡萄糖醛酸转换酶
E.肝细胞摄取及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

最新试题

一患者,20年前患乙型肝炎,3小时前突然呕吐鲜红色血液约1000ml,心悸头晕,血压下降,查体:可见蜘蛛痣,脾大肋下2cm,最可能的诊断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患者,突发呕血2000ml,为新鲜血。查体:面色晦黯,颈面部及双上肢可见散在蜘蛛痣,肝掌,腹膨隆,脾大肋下2cm,移动性浊音阳性,则该患者出血原因考虑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男性患者,3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黏膜黄染伴瘙痒,无腹痛,无发热。查体:神志清楚,巩膜黄染,皮肤无出血,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下列哪项检查支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

题型:单项选择题

老年女性,突发右上腹疼痛,向肩部放射,伴发热、寒战。查体T:39℃,巩膜黄染,心肺未见异常,右上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男性患者,4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黏膜黄染、逐渐加重,皮肤瘙痒,大便呈浅灰色。查体:巩膜黄绿色,心肺听诊正常,腹软、无压痛,肝肋下2cm,Ⅱ度硬,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中结合胆红素明显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女性患者,46岁。近2个月来经常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伴眼球震颤,最可能的诊断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男性患者,42岁。上腹胀痛,不放射,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查体:无巩膜黄染,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软,上腹正中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下列哪项支持幽门梗阻的诊断()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女性患者,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绞痛,阵发性加重,向右肩背部放射,在体检中,最有诊断意义的阳性体征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女性患者,35岁。心悸,气短2年,颈静脉怒张,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杂音,S亢进,最早出现水肿的部位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性,47岁。曾患风湿性心脏病20余年,近日发热、咳嗽,夜间睡眠中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出汗,双肺底部有湿性啰音。下列咳痰性质哪一项符合该例患者()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