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1962年在美国问世的《寂静的春天》,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再也没有鸟儿歌唱”“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可是只不过二十来年,书中的警告,已一一出现在我们身边。2013年入冬以来范围最大的一场雾霾笼罩了中国,环境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历史以充分的理由再次证明()。

A.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B.耸人听闻.杞人忧天
C.唯有依靠科技人类才能克服环境污染
D.环境问题始于美国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有人说,海湾战争是“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这说明了()。

A.核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下降
B.发展信息技术比发展核武器更重要
C.硅片是一种比铀更重要的战略物资
D.信息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3.单项选择题1949年11月,伦敦《泰晤士报》的标题极为醒目:“科学革命、新时空论、牛顿引力论的颠覆”。该报道的主题可能是()。

A.瓦特与万能蒸汽机
B.普朗克与量子论
C.达尔文与进化论
D.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4.单项选择题“他看到了简单的规则,并从中揭示出循环往复的规律,所以启发我们继续探索,希望用数学法则来揭示经济的周期和人类的行为。我们相信,宇宙中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材料中“他”()。

A.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奠定了近代实验科学的基础
B.发现自然世界规律,启发人们探寻社会运行规律
C.解决了热辐射问题,把研究领域深入到微观世界
D.揭示时空的相对性,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

5.单项选择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二战期间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也原本是二战时用于空袭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8.单项选择题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由若干个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
B.《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
C.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睦邻外交--中美建交
D.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10.单项选择题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反映出()。

A.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苏联的利益和价值观念曾击溃了美国
C.当今世界不得不赞成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单极格局
D.美国企图规划未来的国际秩序,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最新试题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题型:单项选择题

十月革命期问,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一切生活现象皆是由上帝设定的,而如果他赐予某个选民获利的机缘,所以虔信的基督徒理应服从上帝的召唤。……你需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持这种观点的人最有可能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点。

题型:问答题

下列表述能够体现“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有共同点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说“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两者的共同之处体现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1871年开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文本,这个新的民族国家称为“德意志联邦”,其最高首脑为“联邦主席”。直到威廉一世加冕时,人们才从发布的皇帝宣言中得知,“联邦主席”改成了“德意志皇帝”。原来,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腾堡国王的反对,最后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称号。上述材料表明()。

题型:单项选择题

“4月9日会议即将结束时,身为军械部科学顾问的韦伯伦教授一言九鼎,猛然起身,对阿伯丁试炮场负责人大声说:‘西蒙,给戈德斯坦这笔经费!’”说完这句话,韦伯伦立即转身向大门外走去,戏剧性地决定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命运。对这段描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据统计,我国的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从40年代后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上升到1952年的35%,到1953年主修工程、科学、医药及农业的学生达到学生总数的63%。这些变化表明,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