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自由选举产生的领导人对村民更负责任,他们的土地管理的决策反映了对公平的再分配的大众偏好……选举往往导致村民委员会主任把投票人的利益放在乡镇机关和党支部之上。”材料反映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A.有利于农村重新公正分配土地所有权
B.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C.不利于农村基层管理
D.得到进一步普及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

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4.单项选择题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青色的城之意)、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优美牧场之意)。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5.单项选择题有学者认为,建国以来党在探索中的成就与挫折,为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以下对建国以来的重大史实分析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B.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建设追求高速度
C.“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一边倒”--拒绝与西方国家建交

6.单项选择题

下文摘自某书局发行的教科书前言,据此判断该教科书出版时期为()。

A.1949-1956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8-1988年

7.单项选择题大学生就业可以反映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以下属于50年代后期大学生就业情形的是()。

A.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B.听党指挥,服从分配
C.上山下乡,扎根农村
D.考研出国,自主创业

9.单项选择题中共“八大”确定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

A.完成社会主义的改造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领导文化大革命
D.镇压反革命

10.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中国1952~1956年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A.1952年全民所有制企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以上
B.1956年公私合营企业占据相当比例.意味着改造尚未成功
C.对农业的改造是集体所有制企业所占比例提高的重要原因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1952-1956年所有制结构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

最新试题

(1)据材料一,孙中山认为是什么原因使国家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如何理解(中国)“近世五六百年……从无分裂之虞”?(2)据材料二,孙中山用和平方式争取国家统一的努力有哪两次?归纳当时中国政局变化的共同点。(3)据材料三,对实现国家统一问题,孙中山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有何共同特点?孙中山逝世后,国共两党是怎样继承孙中山这一遗志的?其结果如何?

题型:问答题

《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题型:单项选择题

历史学家戴逸在《论乾隆》一文中曾把清帝比喻为体育竞跑场上的第四名选手,当他们接过前一名选手的接力棒时,“同时也接过了这种文明所能发挥的竞跑能力”。戴逸此言论是想说明()。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材料能反映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题型:单项选择题

对比图2与图1,可以获得的中国古代的城市商业活动发生变化的信息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这一观点应当属于()。

题型:单项选择题

(1)材料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除材料内容之外,战国时期其他领域还有哪些重大变化?(2)材料二中所说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有哪些进步性?(3)材料三中的地方官制有何显著特点?该设置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题型:问答题

下图是我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你认为下列分析符合历史的是()。①市数量不断增加②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③政府对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④南方城市的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题型:单项选择题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关于这首古诗,下列表达最准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