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某教材必修(1)第三单元的选文为《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师向学生推荐其他写人记事散文,适合的一项是()。

A.夏衍《包身工》
B.老舍《想北平》
C.蒙田《热爱生命》
D.汪曾祺《金岳霖先生》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教师要求学生注意“烛之武退秦师”一句中“退”的用法特点,并归纳同类用法的词语。下列语句不含同类用法的是()。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3.单项选择题某教材在选修模块中设置了“柔婉之美·宋代婉约诗词欣赏”专题。下列作品不适合选入的是()。

A.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B.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C.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
D.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庭日暮》

5.单项选择题下面不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评价的基本原则”的一项是()。

A.语文课程的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查
B.课程评价具有检查、反馈、诊断、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但首先要充分发挥检查、诊断的功能
C.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对课程的选择,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采用灵活多变的评价方法
D.语文课程评价要鼓励学生、学校、家长、教师、同伴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交互活动

6.问答题

下面是一位高中生的习作,阅读并完成下列各题。案例:生活中的一朵浪花①漂亮的小米班上转来一名新同学,是个阳光男孩。他与小米成了同桌。②“嗨,你好,以后多多关照。”男孩很阳光地向小米打招呼,还在埋头补觉的小米闻声抬头,又慵懒地低下了头,只留给男孩一个“嗯”。③男孩对漂亮的小米很热心。他上课很认真地做笔记,下课后就主动塞给小米,因为他知道小米上课不是跟周公约会,就是灵魂出窍找仙人打牌去了。晚自修时见小米对着如芝麻般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母头昏脑胀时,男孩总会很耐心地教她发音,给她讲解单词的意思。小米课上被老师提问而问呆若木鸡时,男孩也会在一旁细声提醒她……一个月下来,小米对这位同桌的好感颇增。他们形影不离,小米甚至对男孩多了一丝特别的情愫。④终于一天,小米怀揣着一份期待,问男孩:“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呢?”男孩先是楞了一下,然后扬起嘴角说:“因为我来这个班不久,想快点融入你们,所以我就要对别人好,这样大家才会更快的接受我,你是我同桌,我当然会对你更好了。”⑤小米听完失望地“哦”了一声,面向窗外,正自嘲着自己的自作多情时,男孩像以前一样好听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又一次响起:“其实你不笨,只是没掌握学习方法。你这么漂亮,人缘那么好,如果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问题,大家一定会努力帮你的。以后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来找我,我一定尽我所能帮助你。”小米回头,男孩的一张阳光灿烂的笑脸让小米感到无比温馨,她也回以一个纯纯的笑。⑥小米明白:我哪里比别人笨呢,一个月来在男孩的帮助下我已不再害怕背冗长的文言文,不再躲避数学枯燥的几何函数,不再对着一堆字母组成的单词发愁,别人能做到的我也可以!⑦一晃眼,几年过去了,男孩在南方上学,小米则被北方一所高校录取,他们离得很远,可他们中学时结下的友谊犹如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依然洁白闪耀。
问题:1.请从③④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⑤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改正。2.请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对这篇作文进行简要的评价,并指出修改意见。

7.问答题

认真阅读以下《滕王阁序》的教学片段,完成下列各题。案例:师:上两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王勃,疏通了文句,整体把握了全文框架,品味了文中的警句,充分感受到了王勃的不羁才情。文章的思想性也很强,虽有对时运不济的感叹,但更有穷且益坚的豪情。同时,我们还注意到,《滕王阁序》作为一篇典范的骈体文,除了某些虚词衬词外,全篇都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对偶其实也就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生:对联。师:老师上节课曾结合课文讲到了对联的基本规范,同学们还记得其要点吗?生:字数相等,词性相同,节奏相仿,平仄相谐,文字相关,强弱相当,内容相别。师:很好。咱们今天就学学王勃,试写几副对联。大家有信心吗?生:有!师:我先介绍自己结合课文内容写的几副对联,算是抛砖引玉。然后同学们用大约15分钟时间各拟一副对联,当然多的话就更好了。尽量做到对仗工整,格调健康,有辞彩,有内涵。写好后就抄到黑板上,以便大家欣赏。注意要竖着写,符合对联的书写习惯。好,现在我先写上我自己拟的三副对联:“千言美文绘千里盛景,光照千古文苑;一座高阁吟一篇华章,名成一介书生”“蘸秋水神笔驰骋,接长天逸兴遄飞”“彩笔描美景,江山共秀千里目;奇思赋华章,日月同辉万古文”。(学生小声议论,有的开始冥思,有的埋头书写,七八分钟后陆续有人上黑板书写)师:看起来差不多了,尚未写好的可以继续写。请已经写好对联的同学自己看黑板朗读你的对联,也可以简要说说自己在构思上的追求。生:我的对联是:“雄州美景穷彭蠢,俊彩奇文洒潘江。”生:我的一副是:“高阁寄雅兴,雄州出俊杰。”生:我的对联是:“路出名区,童子语惊四座;躬逢盛饯,书生文醉千秋。”生:我的是:“把酒抒怀腾蛟起凤,临风纵笔撼岳惊天。”我想起了《岳阳楼记》中的“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一句,把“把酒临风”四字分开用在这儿了。师:用得好!生:我写的是:“险路不坠青云志,征途岂移白首心。”主要着眼于王勃文中所表达的愈挫愈奋的豪情。生:我的一副写得相当短:“长天寻孤鹜,秋水惜落霞。”化用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由于王勃写下这篇文章后不久渡海遇难,所以我这里的“孤鹜”和“落霞”都有借喻王勃的意思,不知是否得当?师:我觉得相当不错,“惜”字极佳,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痛失英才之情。不过我觉得把“寻”改成“觅”似乎更好些,“寻”和“惜”都是平声,不太相谐,你说呢?生:我同意。这样一改,不但平仄相谐,意味也好了,“寻”字过于口语化。生:我写的一副也有这方面的意思:“壮志未酬恨英年早逝,华章不朽欣大才永生。”我在叹息王勃的生命“数量”太短的时候,却又为他的生命“质量”之高而欣慰。师:你的思考很有辩证色彩。的确,有的人“寿短”却能不朽,有的人寿长反而“速朽”,重要的是在有生之年应有所创造,有所贡献,让生命放射出光芒!生8:我有一副,由于刚写完,没来得及抄到黑板上,先念出来:“滚滚赣江水,载一曲浩歌一曲绝唱;巍巍滕王阁,传千秋佳话千秋美文。”我的意思是,王勃的《滕王阁序》既是美文,又是“绝唱”。师:写得很有气魄,既有叠词,又有数词,且对仗相当好,实为难得。……
问题:1.阅读上述教学案例,这则教学案例给了你什么启示?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请选择几个角度进行评析。

8.单项选择题教师在教授《滕王阁序》的时候,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让学生借助字典,结合所学找出其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找出关键语句,让学生试着翻译,让一两名学生阅读并试着概括文章大意。试分析该教师的教学设计,并找出以下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

A.教师注重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学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奠定基础
B.教师不应该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
C.让学生试着翻译,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D.教师把握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符合新课标的规定

9.单项选择题阅读一高中语文教师讲授必修(3)《老人与海》的课后教学反思(节选),按要求答题。(括号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A]备课阶段我参考-教师参考书等许多资料,结合单元重点和学生现状,确定了两课时的教学方案。)([B]第一课时是题解,作者生平与创作介绍,熟悉课文。课文朗读阶段,我按座位将学生分成四组,采用朗读加分制。提议大家踊跃参与,自愿朗读,一人读完另一人主动起来继续朗读。学生课堂反应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但也存在几个同学抢读课文的情况。)([C]第二课时是分析课文。在课上我用多媒体展示问题,让学生分析这部小说中桑地亚哥的人物形象,并分别找学生就人物进行介绍。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精彩语句,让学生进行品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海明威的语言特点。)([D]课间我跟学习委员聊天,他反映朗读课文阶段,他们的心里就是要争抢着读,因为那样可以为本组加分增光,没有抢到读课文的机会他们会很失落。我突然意识到,以后开展这样的朗读活动要跟学生们强调,我们是了提高朗读水平、锻炼朗读能力而积极参与朗读,而不是单纯为了加分而抢读。)对括号部分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教材要求和学情都是设计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
B.朗读训练阶段体现了教师积极调动课堂气氛的能力
C.多媒体使用恰当,方便学生在找答案时随时回顾问题
D.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应该让学生结合自身喜好自己确定朗读方式

10.单项选择题阅读《善良》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师:《东郭先生和狼》《农夫和蛇》两个寓言故事,大家都应该很熟悉吧。这两个寓言讲的都是善良的人“好心不得好报”。在我们的生活中,关于“善良”这个话题,也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和“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等谚语、俗语。你对善良有什么看法呢?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打开王蒙先生的《善良》,看看他是持什么观点的。(学生通读全文)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自己勾划出的最能表现作者基本观点的语句?生:最后一段中的“我喜欢善良。我不喜欢凶恶”。生:我找的是“我相信,国人终归会愈来愈善良而不是相反”。生:我认为上面两句话合起来才是作者的完整的观点。师:那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观点吗?生(稍作思考):喜欢善良,希望并相信国人终归会愈来愈善良。师:大家还有没有其他意见?生:没有了。师:好,看来作者的基本观点就是:“喜欢善良,希望并相信国人终归会愈来愈善良”。下面迅速通读全文,看一看王蒙先生是分几个部分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的。(学生速读,思考、交流)对上述教学实录中“教师的提问”分析的不正确的是()。

A.提问激发了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初步对话
B.提问用时过长,容易引发学生零碎地肢解文本、片面地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C.通过提问促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比较清晰的整体理解
D.提问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

最新试题

某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包身工》一课时,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讲述包身工的故事。以下对教师的这一做法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教师在教学《鸿门宴》一课时,设计了下面一段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句话时,以计算机操作坐标轴的方式将四人位置标示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尊卑及文中所蕴之意。以下对这一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使用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教师在讲授完高中语文课文《荆轲刺秦王》一课后,对荆轲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总结时说:“这篇课文通过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塑造了侠义英雄荆轲的形象。”这时有学生指出,不能说荆轲是侠义英雄,也不能说秦是“暴秦”。针对这一情况,最恰当的做法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学习完《劝学》一课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中“而”字的用法,其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这一能力发展要求侧重达成的课程目标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设”中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因具有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引发学习动机、激活学生思维的优点,已经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于是有些教师就错误地以为合作学习使用得越多越好,课堂上合作学习到处可见。只要教师一提出问题,就让学生开始分组合作学习。如在教授《宽容序言》一课时,一位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一是了解课文大意。概括主要内容;二是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的有关语句,感受其形象特点,理解深层的含义。由于第一个问题比较浅显,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阅读独立解决,根本不需要讨论,让学生合作学习反而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第二个问题学生大多能参与讨论,但在大组交流时只有一个小组的代表汇报,没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可见参与讨论的学生并不多,讨论的质量也不高,这样的合作学习不要也罢。对上述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以下有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规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学习选自《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课下阅读读本上的选自《左传》的《重耳之亡》,或者通过其他渠道(校图书馆、家庭藏书、网络……)获得的关于春秋五霸的文言传记文,在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粗通文意的基础上思考:这些春秋霸主或与其相关的历史人物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先形成文字,小组内交流,然后每组选出两名优秀代表,在课堂上脱稿交流.再将交流资料汇编成册,供全班同学课下阅读。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的教学拓展设计,以下对其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教师设计“诗歌与散文”系列的选修课程,以下不适合选入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学习诗歌《短歌行》,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全诗表达的感情,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对这一活动分析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