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性遗传病;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于_____性遗传病。
(2)Ⅱ-8的基因型为_____。
(3)假如Ⅱ-3和Ⅱ-4再生育,生出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最新试题

番茄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1)用两个番茄亲本杂交,F1性状比例如上表。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和______。(2)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自交,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F1中基因型为AABb的比例是______.

题型:问答题

如图甲为人体的部分细胞分化示意图,图乙为人体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细胞骨髓移植实质上是将图甲中的_________(填字母)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2)图甲中的皮肤细胞、肝细胞、白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3)图乙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_(填序号),遗传物质存在的场所是_________(填序号)。(4)若图乙所示细胞为效应B(浆)细胞,则其抗体从产生到分泌出细胞外,所经历的结构依次为_________(填序号),研究该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题型:问答题

德国小蠊(二倍体)是广东常见的室内昆虫,长期使用杀虫剂后发现其抗药性增强。(1)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抗药性主要是由基因S突变成抗性基因s导致的。随机取样的德国小蠊个体中,ss个体数为6.SS个体数为26,Ss个体数为18。则抗性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2)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杀虫剂杀灭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3)德国小蠊的性别决定为XO型,雌性具有的性染色体为两条X染色体(XX),雄性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XO)。正常德国小蠊,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则该个体的性别是_______性,其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两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成分别是_______。

题型:问答题

下图是人体内某些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请回答有关问题。 (1)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需要经历细胞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过程。图中b指的是成熟的_________细胞。(2)图中a是____细胞。在①过程中,a细胞发挥的作用是____抗原,并将抗原____给b细胞。(3)图中③④⑤⑥过程属于____免疫。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反应特点是____。(4)c细胞可识别抗原而被致敏,它需要活化的b细胞分泌____,促进其分裂分化产生____和____。(5)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上图中的____(填图中字母)细胞,最终会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题型:问答题

如图表示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杆菌,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几天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都是以枯草杆菌为食的。根据图示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枯草杆菌和草履虫的关系是____,两种草履虫的关系是____。(2)A和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_______和_______的数量变化情况。(3)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能否共存?试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问答题

在农业生产中,单子叶作物的农田中常会生长一些双子叶杂草,它们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粮食减产。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________,即(填“高”或“低”)________浓度促进生长,________浓度抑制生长。(2)图中代表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________(填序号)。(3)除草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________左右(用字母表示)。(4)当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B~C段时,其对曲线①所代表的植物的作用是________。(5)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叫作________。造成顶端优势的原因是________。农业生产活动中,可以通过适时摘除棉花的____,解除____,提高产量。

题型:问答题

下图是食物网简图。分析并简要回答: (1)该食物网含有_________条食物链,该食物网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2)蛇是_________消费者,鹰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有_________营养级。(3)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_________关系。图中所列生物再加上_________,就构成了一个群落。(4)蛇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需消耗的绿色植_________千克。

题型:问答题

Ⅰ.下图表示一个绵羊群迁入某草原后种群增长的曲线,据图回答: (1)图中最可能表示因种内斗争而限制绵羊数量增长的曲线段是_________。(2)适宜的放牧量应控制在乙图的B点附近,因为此时_________。Ⅱ.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20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2)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_________和_________关系。

题型:问答题

如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 (1)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增长曲线是_______(填a或b)。(2)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的增长曲线是____(填a或b),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种群数量的增长率_______(相同,不同),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以表示为____。(3)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是种群的____、____,要预期若干年后该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主要依据_______。

题型:问答题

科学家们用长穗偃麦草(二倍体)与普通小麦(六倍体)杂交培养小麦新品种——小偃麦。相关实验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1)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子一代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所得的子一代不育,可用_______处理子一代幼苗,获得可育的小偃麦。(2)小偃麦中有个品种为蓝粒小麦(40W+2E),40W来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2E表示携带有控制蓝色色素合成基因的一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若丢失了长穗偃麦草的一个染色体,则蓝粒单体小麦(40W+1E),这属于_______变异。为了获得白粒小偃麦(一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缺少),可将蓝粒单体小麦自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两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这两种配子自由结合,产出的后代中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是(3)为了确定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需要做细胞学实验进行鉴定。取该小偃麦的_______作实验材料,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其中_______期细胞染色体最清晰。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