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赵老师"煤炭资源的开发"一课的教学设计: 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近十年来各种媒体上报道的官方和民间煤矿事故部分图片及数据统计表,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议题:开发煤矿有人付出生命代价,煤炭资源还要不要开发?开发的意义何在及应如何开发?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师进行异质平等分组:A组学生从网络上搜索全国煤炭资源地区分布(组内成员各自分散收集)、资源总量信息;B组学生收集近十年来各年开采量、开采点数量及技术水平信息;C组学生从生活中去收集用煤领域及部门;D组学生调查煤炭开采区周围环境及开采安全措施;E组学生收集市民对煤炭资源开发的意见、建议及态度。在资料收集结束后,进行组内讨论,教师在室内来回走动,及时进行指导。各组展示自己图表数据及其他证据资料,汇报各组调查和讨论结果:上述材料中,该教师主要采用了哪种地理教学过程模式?并说明该教学过程模式的优势与局限性。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3.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赵老师"芝加哥城市建设选址"课堂延伸的教学过程: 在一张美国北方五大湖附近的轮廓地图上,没有地名,只标注有河、湖、山脉、平原等自然条件和铁矿、煤矿、铜矿等自然资源。 先向学生介绍一些资源、人口、运输以及食品供应方面的地理知识,然后要求学生对给出的上述地图进行观察和思考,同时鼓励学生展开讨论,确定一下美国北方大城市芝加哥应该建在何处?铁路应该怎样合理选线?公路应该如何分布?但不准学生看地理参考资料和详细地图。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提出了似乎合理的见解,每人都标出了主要城市、铁路、公路等位置,如有的学生从河流与湖泊的角度,提出A地可以建立城市(水运交通);有的学生从资源的采掘与利用的角度,认为B地可建立城市(资源矿藏);有的学生从粮食生产与供应的角度,认为C地可建立城市(处于平原中心的粮食供应),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气氛十分热烈。 最后,当教师用地理资料(地理真实情况)核对,即把标有城市的同样境域的一张地图挂出,对学生所获得的结论验证,明确答案(即被发现的地理知识)是否正确时,大家都欢呼雀跃起来,沉浸在发现的快乐之中。上述材料中,该教师主要采用了哪种地理教学方法?并说明该教学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