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宦官专权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政治现象,随侍君侧的宦官操纵皇帝,便控制了国家的政柄。历史上,宦官专权往往出现在皇帝昏庸、幼主临朝、母后主政之时。宦官是皇帝的奴才,不受监察,他们专权往往比官僚专权为祸更烈。中国古代出现宦官专权的主要原因是()

A.皇权至上
B.皇帝年幼昏庸,母后主政
C.宦官比大臣更接近权力中心
D.宦官得到皇帝信任,不受监督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位性职类”。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阎步克:《论中国古代官制的品位与官阶》)下列有关解读中不正确的是()

A.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
B.魏晋官僚“士族化”,等级品位因素发展到历史新高度
C.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
D.明清以职能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

3.单项选择题汉宣帝时,赵广汉出任颖川太守,“又教吏为骺筒(注:形状象瓶子,口很小,可人不可出的器具),及得投书„„吏民相告讦,汉得以为耳目。”这一措施()

A.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B.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
C.官民相互揭发,败坏社会风气
D.利于反腐惩恶,稳定社会秩序

4.单项选择题司马迁在《史记·外戚世家》的开篇写到:“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由此可见,外戚干政的实质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D.铲除同姓刘氏诸侯王势力

6.单项选择题形成于秦代的以避君讳为核心的避讳制度,至唐宋而臻于完备,至清代达到了极点。这一过程本质上体现了()

A.礼乐制度日益完备
B.社会风尚的不断进步
C.儒家思想地位巩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7.单项选择题春秋时期,诸侯王曾多次接受并重用大夫荐举的官员,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中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养,这表明()

A.世官政治受到了冲击
B.君主的选官权旁落
C.察举制开始形成
D.官员举荐人才成为时代共识

8.单项选择题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的议员不能因为议员身份而领取任何薪俸和报酬。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A.议会议员地位低下
B.经济落后财政困难
C.初步建立民主政治
D.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9.单项选择题俾斯麦设想既能保持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1871年帝国宪法加以定型,最终形成德意志新体制。材料表明()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C.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D.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

最新试题

“它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它的基调是:对新事物的期待、在新事物面前的惶惑、渴望认识新事物的那种烦躁不安的神经质的向往”。材料中的文学形式()。

题型:单项选择题

《礼记·大学》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便众也,”这主要体现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

博洛尼亚大学被誉为“现代大学的源头”。哥白尼在校期间学习了天文观测技术和古希腊天文学理论,提出了“日心说”。“无线电之父”马可尼在校期间成功用电磁波进行约2公里距离的无线电通讯实验。这反映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

史料教学法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关的史料进行处理,使学生自主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利用这种信息完成对历史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以下关于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1799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反结社法》,以强力干预手段来应对日益发展的劳资冲突。但迫于各方压力,1824一1825年间,《反结社法》被废除。促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据《美国宪政历程》记载:(有)一位大法官叫道格拉斯,他在大法官的位置上一呆就是36年零七个月。1975年他突然中风,无法上班,但是当时的总统正好是当年积极主张弹劾他的众议院共和党(少数党)领袖福特,为了不让福特总统有机会任命一个保守派的法官,他坐着轮椅,带着尿袋出庭,最后还是前功尽弃。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2020年11月15日,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国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RCEP 将涵盖297%的全球人口,其经济规模占全球经济比重高达289%。这反映出()。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朱熹将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八至十五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坏璞”,十五岁以后为大学教育,其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再“加光饰”,重点是“教理”。据此可知()。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48年5月,中国民主同盟临时总部响应中国共产党“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认为政治协商和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是一切民主党派和民主团体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也是民盟“一贯的奋斗方针”,并明确提出新政协应由“中央来召集”。这说明()。

题型:单项选择题

唐玄宗天宝年间,租庸调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2/3多。代宗大历年间,国家财政收入的重点则开始转向田亩税。赋税征收重点转移是由于当时()。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