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关于柱轴压比限值的要求,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

A.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属于一级的框支柱(包括框支角柱),其轴压比不宜大于0.60
B.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属一级的框架柱,当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较多时,其框架柱轴压比不宜大于0.65
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等级属一级的框架柱,当核心筒结构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柱轴压比不宜大于0.75
D.筒中筒结构,抗震等级属一级的密集柱,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箍筋间距100mm、肢距150mm、箍径12mm;其内筒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较多时,其密集柱的轴压比不宜大于0.75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一幢高60m、按6度抗震设防、位于Ⅳ类场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市级电信大楼,经计算可知: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在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时,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因6度抗震设防,可允许不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仅需对框架和剪力墙分别按四级和三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B.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按四级、剪力墙按三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C.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按三级、剪力墙按二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D.应进行截面的抗震验算,并同时对框架和剪力墙均按二级抗震等级考虑抗震构造措施

3.单项选择题对于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的转换层楼面,下列符合规定的是()。

A.应采用现浇楼板,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并应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B.应采用现浇楼板,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并应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C.应采用现浇楼板,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并应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0%
D.应采用现浇楼板,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并应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0%

4.单项选择题对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结构布置时,下列概念不正确的是()。

A.核心筒是框架-核心筒结构抵抗侧向力的最主要构件,核心筒需占有一定的面积,以获得受力所需的侧向刚度
B.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扭矩,宜布置核心筒位于整个结构的中央,筒外形对称,甚至筒内墙肢也宜均匀、对称设置,以适应框架-核心筒结构对扭矩较敏感的特点
C.为保证框架-核心筒结构的侧向刚度沿竖向不发生突变,宜将核心筒贯通建筑物的全高
D.为降低层高和方便铺设管线,同时也避免楼盖主梁搁置在核心筒的连梁上,可采用无梁楼盖将核心筒与周边柱、内柱连成整体,因此,周边柱之间的框架梁也可一并省去

5.单项选择题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应限制结构层间位移;有关按弹性方法计算出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Δu的下列几种认识,其中何项是不准确的?()[2007年真题]

A.楼层层间最大位移Δu以楼层最大水平位移差计算,不扣除整体弯曲变形
B.楼层位移计算时,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C.应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对水平力作用下结构位移计算的影响
D.位移计算时,装配整体式楼面中梁的刚度可考虑翼缘的作用予以增大

6.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布置的一些观点,其中何项无不妥之处?()[2008年真题]

A.剪力墙是主要抗侧力构件,数量尽量多一些,全部剪力墙抗弯刚度之和越大越好
B.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的布置宜使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非地震区抗风设计时,则可根据备主轴风力大小布置,使结构满足承载力和位移要求
C.剪力墙应布置在建筑物周边,增大建筑物的抗扭刚度
D.非地震区抗风设计时,剪力墙的数量应使框架部分承受的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50%

7.单项选择题对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下列哪种情况可不进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补充计算?()[2008年真题]

A.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
B.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大于该楼层平均值1.2倍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
C.质量沿竖向分布均匀,仅结构顶层取消部分墙、柱形成空旷房间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
D.带转换层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

10.单项选择题关于结构截面抗震验算以及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中分项系数的取值,下列何项所述正确?()[2008年真题]

A.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重力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
B.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0.5
C.进行结构位移计算时,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应采用1.0
D.进行结构位移计算时,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1.3

最新试题

由已算得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第8层弹性层间位移,现已知第8层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0.4(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和按罕遇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的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由此可算得该框架结构在第8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θp,8=()。

题型:单项选择题

《高规》4.6.6条规定,"按照现行国家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曲10年一遇的风荷载取值计算的顺风向和横风向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不应超过表4.6.6的限值",请问,这个"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该如何求算?

题型:问答题

当估算围护结构风荷载时,方案a和方案b相同高度迎风面中点处单位面积风荷载比值,最接近于()。提示: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解题。

题型:单项选择题

还需考虑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由桁架上永久荷载和三种可变荷载确定的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kN·m。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题型:单项选择题

《高规》的7.2.8条,公式很多,感觉无从下手,请问该如何理解?

题型:问答题

第8层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Fvgk最接近于()kN。

题型:单项选择题

现尚需计及如下图所示由风荷载产生的D点弯矩标准值MDgk=25kN·m,由此算得D点组合后的弯矩设计值MD最接近于()kN·m。(不采用简化规则)

题型:单项选择题

《高规》6.2.5条规定,框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式中,Mb1、Mbr分别为梁左、右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当抗震等级为一级且梁两端弯矩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一端的弯矩应取为零。我的问题是:(1)这里的"负弯矩"如何理解?(2)计算Mb1、Mbr时已经考虑了地震组合,即已有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在内了,为什么还要再加上vGb?(3)作用效应组合有许多种,公式中的Mb1、Mbr是不是要求为同一个组合?

题型:问答题

确定高度100m处围护结构的风荷载标准值最接近于()kN/m2。

题型:单项选择题

工程所在场地的地基土的构成如下表所示。若有抗震要求时,确定其建筑场地类别为()类。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