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高规》6.3.3条第1款规定,"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如何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0.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一些主张,其中何项是正确的?()[2009年真题]

A.对竖向荷载沿平面均匀分布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平面中部
B.对一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各墙肢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应按墙底截面组合弯矩计算值乘以大于1.0的增大系数采用
C.由短肢剪力墙和一般剪力墙构成的某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时,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D.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当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仍应按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

最新试题

确定高度100m处围护结构的风荷载标准值最接近于()kN/m2。

题型:单项选择题

结构的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FEvk最接近于()kN。

题型:单项选择题

《高规》6.2.5条规定,框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式中,Mb1、Mbr分别为梁左、右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当抗震等级为一级且梁两端弯矩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一端的弯矩应取为零。我的问题是:(1)这里的"负弯矩"如何理解?(2)计算Mb1、Mbr时已经考虑了地震组合,即已有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在内了,为什么还要再加上vGb?(3)作用效应组合有许多种,公式中的Mb1、Mbr是不是要求为同一个组合?

题型:问答题

《高规》中涉及的内力调整很多,能否总结一下?

题型:问答题

计算得顶层的弹性层间位移θe,8=()。

题型:单项选择题

底层中柱A的竖向地震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NEvk最接近于()kN。

题型:单项选择题

当估算主体结构的风荷载效应时,方案a与方案b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之比,最接近于()。提示: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解题。

题型:单项选择题

单向板上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b最接近于()m。

题型:单项选择题

工程所在场地的地基土的构成如下表所示。若有抗震要求时,确定其建筑场地类别为()类。

题型:单项选择题

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计算在四种荷载下柱脚A处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kN·m。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