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某十六层办公楼,房屋高度48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度,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f0=19.1N/mm2)。横向地震作用时,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M0=3.8×105kN·m,剪力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Mw=1.8×105kN·m。

该建筑物中部一榀带剪力墙的框架,其平剖面如下图所示。假定剪力墙等级为二级,剪力墙的边框柱为AZ1;由计算得知,该剪力墙底层边框柱底截面计算配筋为As=2600mm2。边框柱纵筋和箍筋分别采用HRB335级和HPB235级。试问,边框柱AZ1在底层底部截面处的配筋采用下列何组数值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构造要求?()提示:边框柱体积配箍率满足规范、规程的要求。

A.418+816,井字复合箍Φ8@150
B.418+816,井字复合箍Φ8@100
C.1218,井字复合箍Φ8@150
D.1218,井字复合箍Φ8@150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最新试题

若该建筑物位于一高度为45m的山坡顶部,如下图所示,建筑屋面D处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最接近于()。

题型:单项选择题

底层中柱A的竖向地震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NEvk最接近于()kN。

题型:单项选择题

2010版《抗规》表3.4.2中判别竖向不规则时用到楼层侧向刚度,那么,楼层侧向刚度如何计算?

题型:问答题

由已算得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第8层弹性层间位移,现已知第8层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0.4(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和按罕遇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的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由此可算得该框架结构在第8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θp,8=()。

题型:单项选择题

2010版《抗规》第3.9.3条中所说的可用于箍筋的"HPB300级热轧钢筋"是怎样的一种钢筋?

题型:问答题

单向板上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b最接近于()m。

题型:单项选择题

单向板上在(b×l)面积上的等效均布荷载q最接近于()kN/m2。

题型:单项选择题

第8层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Fvgk最接近于()kN。

题型:单项选择题

《高规》6.2.5条规定,框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式中,Mb1、Mbr分别为梁左、右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当抗震等级为一级且梁两端弯矩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一端的弯矩应取为零。我的问题是:(1)这里的"负弯矩"如何理解?(2)计算Mb1、Mbr时已经考虑了地震组合,即已有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在内了,为什么还要再加上vGb?(3)作用效应组合有许多种,公式中的Mb1、Mbr是不是要求为同一个组合?

题型:问答题

梁端截面根据实配钢筋(计入受压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确定的Mbua,要不要考虑γRE?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