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创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A.王孟英
B.吴又可
C.吴鞠通
D.叶天士
E.薛生白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我国第一本温病学专著是()

A.《温疫论》
B.《温热论》
C.《温病条辨》
D.《温热暑疫全书》
E.《疫疹一得》

2.单项选择题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

A.叶天士
B.吴又可
C.王安道
D.刘河间
E.吴鞠通

3.单项选择题提出"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六气皆从火化"的医家是()

A.巢元方
B.葛洪
C.刘河间
D.叶天士
E.吴鞠通

4.单项选择题首先提出对伤寒方因地、因时、因人进行灵活加减的医家是()

A.张仲景
B.吴又可
C.王安道
D.刘河间
E.朱肱

5.单项选择题"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语出()

A.《温热论》
B.《温疫论》
C.《内经》
D.《伤寒论》
E.《难经》

6.单项选择题"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温病,有热病,有湿温",语出()

A.《伤寒论》
B.《黄帝内经》
C.《伤寒例》
D.《难经》
E.《金匮要略》

7.单项选择题关于温病病因的记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语出()

A.《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诸病源候论》
E.《温疫论》

8.单项选择题宋、金、元是温病学发展的()

A.萌芽时期
B.成长时期
C.形成时期
D.停滞时期
E.继续发展时期

最新试题

轻清宣气、辛寒清气、清热泄火作用的病位各是什么?

题型: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31岁,1990年8月1日就诊。患者湿温,因发热腹胀而用通下,热势减而脘腹胀满不除,大便溏泻,日4~5次,食少无味,尿短少,苔白腻,脉缓。

题型: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女性,35岁,1998年9月18日就诊。发热干咳,胸满胁痛3日。患者3日前发热,微恶风寒,喉痒,咳嗽少痰,因不影响工作而未重视,延致症状日重,今来就医。诊得:发热不恶寒,口渴,心烦,干咳气喘,胸满胁痛,咽干鼻燥,舌边尖红,苔薄黄而燥,脉数。

题型:问答题

如何理解"先安未受邪之地"?

题型: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8岁,1998年3月17日就诊。发热咳嗽1日,神昏谵语半日。患者昨日感发热,微恶风寒,咳嗽痰稀,以为感冒而未在意,晚上诸症加重(T:40.5℃),伴胸闷胸痛,呼吸气促,今上午突见神昏谵语,胸腹灼热,四肢厥冷,舌謇,舌绛。

题型: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6岁,2000年8月18日住院。发热,头痛2日,抽搐2次。患者住院后病情加重,体温40℃,西药治疗不显效,中医会诊:症见高热无汗,面潮红,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神昏谵语,苔黄,脉弦数。

题型:问答题

为什么说"斑疹宜见而不宜多见"?

题型:问答题

湿热偏脾偏胃与哪些因素有关?

题型:问答题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51岁,1999年2月12日就诊。初起发热恶寒,头身重痛,以感冒治疗5日不效,再服荆防败毒散5剂,今仍恶寒明显,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状如疟疾。热则汗出,四肢沉重,问有脘闷作逆,苔白厚腻,脉缓。

题型:问答题

试述斑疹的形成机制?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