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鳖红脖子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描述不正确的是()

A.温度在18℃以上时流行
B.对各种规格的鳖都有危害,尤其对幼鳖危害最为严重
C.死亡率达20%~30%,最高可达60%以上
D.长江流域的流行季节为3~6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鳖穿孔病的防治措施不恰当的是()

A.加强水质、底质管理,控制放养密度
B.彻底消毒鳖池、底质
C.用聚维酮碘溶液浸浴鳖体
D.每周全池泼洒生石灰

2.单项选择题鳖穿孔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发病初期稚鳖行动迟缓,食欲减退
B.背腹甲、裙边、四肢基都(主要是前肢基部)出现一些成片的黑点或黑斑
C.肺局部泡壁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
D.肝内黑色素增多、瘀血,肝细胞混浊、肿胀、坏死

3.单项选择题鳖穿孔病的流行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流行季节一般在水温25~30℃
B.4~11月、5~7月是流行高峰
C.稚、幼、成鳖都受到该病的危害
D.可通过亲代传递到子代

4.单项选择题鳖穿孔病的病原不是()

A.嗜水气单胞菌
B.普通变形杆菌
C.肺炎克雷伯菌和产碱菌
D.假单胞菌

5.单项选择题鳖爱德华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精神不振,活动力差,多悬浮水面,停食
B.鳖表皮脱落,腹面中部可见暗红色瘀血
C.脏器呈实质性病变,肝脏肿胀、质脆和瘀血
D.以上全对

6.单项选择题鳖爱德华菌病的流行病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一般病情较缓慢,不会出现暴发性死亡
B.流行季节为5~9月
C.流行水温为20~33℃,20℃左右最易流行
D.气温突变(如寒流、连续阴雨天等),容易诱发此病

7.单项选择题蛎幼体细菌性溃疡病的预防措施是()

A.保持水质清洁卫生,加强水体沉积物的细菌学检查
B.投喂的单细胞藻保证无弧菌污染
C.单独或联合使用过滤,臭氧或紫外线等方法消毒育苗用水
D.以上全对

8.单项选择题牡蛎幼体细菌性溃疡病的病原是()

A.溶藻弧菌
B.链球菌
C.嗜水气单胞菌
D.温和气单胞菌

9.单项选择题三角帆蚌的气单胞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闭壳肌松弛,蚌壳后缘出水管喷水无力
B.呼吸频率降低,体内有大量黏液流出
C.病蚌肝小管肿大破裂
D.外套膜边缘的贝壳突起变形、萎缩

10.单项选择题三角帆蚌的气单胞菌病的流行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以1~2龄的蚌最易感染患病
B.发病季节为4~10月,5~7月为发病高峰期
C.发生急、病程短和流行区域广
D.死亡率高达65%~90%

最新试题

某病虫腹面靠近胸鳍基部有1~2个黄豆大小的孔洞,从孔洞剖开,见一大一小虫体,头部小,略似三角形,背面两侧有一对复眼,由此,可以推断该鱼患有()。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某一鱼体表上发现有体色透明、前半部分略呈盾形的虫体,可以推断该鱼患()。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由多种病原引起的疫病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对侵袭丝囊霉菌特别敏感的鱼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感染途径主要以水和淤泥为传播媒介,可经损伤的()侵入鱼体。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鱼腹部膨大,严重失去平衡,鱼侧游上浮或腹部朝上;解剖时可见到鱼体腔内充满白色带状虫体。由此可以确定该鱼患有()。

题型:单项选择题

病鱼胰腺坏死,胰腺泡、胰岛及所有的细胞几乎都发生异常,多数细胞坏死,特别是核固缩、核破碎明显,有些细胞的胞浆中含有包涵体,可初步推断此鱼患有()。

题型:单项选择题

患病鱼苗做螺旋游动,组织切片观察可见脑部和视网膜有空泡病变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鱼苗闭口不食,生长停滞,游走无力,群集下封面;解剖病鱼,可见吸虫充塞肠道,前肠部尤为密集,肠内无食,由此可以诊断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病鱼,鳞囊积水,部分鳞片竖起,腹部膨大并有腹水,眼睛突出;剖开鱼腹部,可见前肠比正常的粗2倍~3倍,肠壁上有很多白色的小结节,肠壁充血发炎,肝脏土黄色,肾脏颜色很淡,实验室显微镜下可以看见卵囊及其中的孢子囊,该病最可能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