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在草地中,蝶类白天活动,夜蛾类晚上活动。这种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A.营养结构
B.垂直结构
C.水平结构
D.时间结构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下列陆地生物群落中,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A.荒漠
B.草原
C.热带雨林
D.苔原

2.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3.单项选择题

如图显示某一规模农场自1850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100年中物种丰富度变化的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100年中生物的多样性不断降低
B.1875年比1850年植物种类增多,群落结构趋于简单
C.1950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群落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D.农作物逐渐在选择中占据优势

4.单项选择题

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的是裸岩上的初生演替
B.乙可表示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完全相同
D.若条件适宜,乙群落可演替成森林

5.单项选择题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
B.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
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加刺猬被捕食的概率
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

6.单项选择题

鱼鳞藻、脆杆藻是鱼类的饵料,微囊藻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水体。某研究小组调查了当地部分湖泊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取样调查的方法测定藻类的种群密度
B.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鱼鳞藻的适应性最弱
C.中营养化水体最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部分
D.用脆杆藻能控制富营养水体中微囊藻的数量,净化水体

7.单项选择题

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历时长
B.甲可表示在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8.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率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种群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人口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目
C.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
D.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区别

9.单项选择题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
C.出生率
D.年龄组成

最新试题

图中曲线⑤是空白对照组,其余曲线分别代表每24h、12h、3h换一次培养液以及不换培养液但保持pH恒定4种不同情况下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它们依次是()(填曲线标号)。

题型:填空题

调查兔的种群密度的常用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欲使调查结果可靠作标志时要注意:①();②()。

题型:填空题

图中曲线()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Ⅲ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

题型:填空题

该鱼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变化不再增加,主要原因是()

题型:填空题

图中曲线⑤是空白对照组,其余曲线分别代表每24h、12h、3h换一次培养液以及不换培养液但保持pH恒定4种不同情况下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它们依次是()(填曲线标号)。

题型:填空题

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

题型:填空题

造成曲线⑤的K值较小的原因有()

题型:填空题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这一角度分析,该图中缺少的成分是()

题型:填空题

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人类在此过程中对群落演替产生的影响是()

题型:填空题

若该生态系统作为天然牧场进行放牧,为提高产量可采用机械、化学或生物防治等手段防治鼠和兔,这样做的目的是()

题型: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