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G,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G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中被逐渐淘汰
B.G纯合子的存活率可能高于杂合子
C.G纯合子的出生率不一定高于杂合子
D.该种群基因库中G频率的变化表示新物种已产生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3.单项选择题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6.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薇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7.单项选择题

分析右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进行海洋渔业捕捞的最佳时期是C时期
B.C~D阶段种群数量仍在增长
C.该种群数量在E点达到K值
D.B时期是种群增长率最快的时期,种群数量在K/2左右。

8.单项选择题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法是()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B.允许林区人民砍伐,先富起来
C.实行有计划地合理砍伐
D.砍伐热带雨林,营造林木纯林

9.单项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⑤→①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
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10.单项选择题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昆虫
B.一片农田里的全部狗尾草
C.一棵树上的全部寄生物
D.一座山峰上的全部树

最新试题

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题型:填空题

生态系统中还存在其他第二营养级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生物,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价值,图中的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题型:填空题

在保持培养液的更换频率不变的情况下,曲线①将变成()型曲线,其原因是()

题型:填空题

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题型:填空题

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106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生物所获得的能量为()kJ(能量传递效率用图中字母表示)。

题型:填空题

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题型:填空题

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

题型:填空题

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J”型增长,因此需控制“J”型增长方程式中()参数,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

题型:填空题

图中曲线⑤是空白对照组,其余曲线分别代表每24h、12h、3h换一次培养液以及不换培养液但保持pH恒定4种不同情况下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它们依次是()(填曲线标号)。

题型:填空题

牧民进入这片草原放牧后,发现适当的放牧使草原上的植物更加茂盛,但经过过度的放牧后,草原上的有毒植物的数量增多,这是因为()

题型: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