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20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生。第一扎营不贪懒,莫去民家取门板。莫拆人家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莫打民间鸡和鸭,莫借民间锅和碗。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莫进城市进铺店,莫向乡间借村庄。无钱莫采道边菜,无钱莫吃便宜茶。更有一句紧要书,切莫掳人当长夫。第三号令要声明,兵勇不许乱出营。走出营来就学坏,总是百姓来受害。或走大家讹钱文,或走小家调妇人。爱民之军处处喜,扰民之军处处嫌。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记不可欺负他。”
——曾国藩《爱民歌》
材料二曾国藩的亲信幕僚赵烈文在《日记》中写道:湘军攻下南京后,城内“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担又无窖可挖者,尽遭杀死……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砍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哀号之声,达于四远。”,“自湘军平贼以来,南民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材料三谭嗣同在湘军收复“天京”后约30年,曾到金陵(即今南京,太平军称“天京”)对所见闻说:“顷来金陵,见满地荒寒现象。本地人言:‘发匪(指太平军,按清方称谓)据城时,并未焚杀,百姓安堵如故。终以为彼叛匪也,故日盼官军之至,不料官军一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悉入于湘军,而金陵永穷矣。’至今父老言之,犹深愤恨。”
材料四石达开攻破江西吉安城时,除歼灭抵抗的敌军外,“不戮一人,有掳民间一草一木者,立斩以徇。”对此地主阶级文人邹树荣写有纪事诗,中称“传闻贼首称翼王,仁慈义勇头发长,所到之处迎壶浆,耕市不惊民如常。”
请回答:

结合材料三、四,说明太平军在占领城市后的做法与湘军有何不同?(6分)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问答题

(20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生。第一扎营不贪懒,莫去民家取门板。莫拆人家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莫打民间鸡和鸭,莫借民间锅和碗。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莫进城市进铺店,莫向乡间借村庄。无钱莫采道边菜,无钱莫吃便宜茶。更有一句紧要书,切莫掳人当长夫。第三号令要声明,兵勇不许乱出营。走出营来就学坏,总是百姓来受害。或走大家讹钱文,或走小家调妇人。爱民之军处处喜,扰民之军处处嫌。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记不可欺负他。”
——曾国藩《爱民歌》
材料二曾国藩的亲信幕僚赵烈文在《日记》中写道:湘军攻下南京后,城内“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担又无窖可挖者,尽遭杀死……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砍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哀号之声,达于四远。”,“自湘军平贼以来,南民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材料三谭嗣同在湘军收复“天京”后约30年,曾到金陵(即今南京,太平军称“天京”)对所见闻说:“顷来金陵,见满地荒寒现象。本地人言:‘发匪(指太平军,按清方称谓)据城时,并未焚杀,百姓安堵如故。终以为彼叛匪也,故日盼官军之至,不料官军一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悉入于湘军,而金陵永穷矣。’至今父老言之,犹深愤恨。”
材料四石达开攻破江西吉安城时,除歼灭抵抗的敌军外,“不戮一人,有掳民间一草一木者,立斩以徇。”对此地主阶级文人邹树荣写有纪事诗,中称“传闻贼首称翼王,仁慈义勇头发长,所到之处迎壶浆,耕市不惊民如常。”
请回答:

曾国藩的“爱民”军规得到执行了吗?结合材料二、三加以说明。(6分)
2.问答题

(20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生。第一扎营不贪懒,莫去民家取门板。莫拆人家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莫打民间鸡和鸭,莫借民间锅和碗。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莫进城市进铺店,莫向乡间借村庄。无钱莫采道边菜,无钱莫吃便宜茶。更有一句紧要书,切莫掳人当长夫。第三号令要声明,兵勇不许乱出营。走出营来就学坏,总是百姓来受害。或走大家讹钱文,或走小家调妇人。爱民之军处处喜,扰民之军处处嫌。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记不可欺负他。”
——曾国藩《爱民歌》
材料二曾国藩的亲信幕僚赵烈文在《日记》中写道:湘军攻下南京后,城内“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担又无窖可挖者,尽遭杀死……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砍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哀号之声,达于四远。”,“自湘军平贼以来,南民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材料三谭嗣同在湘军收复“天京”后约30年,曾到金陵(即今南京,太平军称“天京”)对所见闻说:“顷来金陵,见满地荒寒现象。本地人言:‘发匪(指太平军,按清方称谓)据城时,并未焚杀,百姓安堵如故。终以为彼叛匪也,故日盼官军之至,不料官军一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悉入于湘军,而金陵永穷矣。’至今父老言之,犹深愤恨。”
材料四石达开攻破江西吉安城时,除歼灭抵抗的敌军外,“不戮一人,有掳民间一草一木者,立斩以徇。”对此地主阶级文人邹树荣写有纪事诗,中称“传闻贼首称翼王,仁慈义勇头发长,所到之处迎壶浆,耕市不惊民如常。”
请回答:

概括曾国藩在《爱民歌》中规定的“爱民”军规的内容(6分,不得摘抄材料原文)。曾国藩这样规定的目的何在?(2分)
8.问答题

某研究课题小组在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几组史料,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洪秀全《原道醒世训》,1843年
材料二
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於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减者也。……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议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曾国藩《讨粤匪檄》,1852年
材料三
1862年,“借师助剿”前夕,英国在上海的舆论喉舌《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他们所造成的损失真是无法计算的!他们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的!”
材料四
1863年,英国传教士致函《香港日报》编辑说:“关于叛军(太平军)情况及叛军性格的可怕记述,早就使我急欲访问南京,亲自去观察一下这些记述究竟有多少真实性……南京城外商业兴旺。古老的城垣里面,田地耕种良好,四乡也一样。小麦、大麦、大豆均极富饶。城内的居民生活显然较扬子江沿岸诸城优裕。新的商店和优美的房屋正在建筑中。居民一般衣着良好。妇女们来来往往,从事于南方妇女所做的日常工作,老人们则带领孙儿玩耍。我们到了任何地方都受到了尊敬和友好的接待。”
——朱学勤主编《中华文明史》2006年出版

在对同一历史问题研究中,往往会形成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