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必然性,其主要依据是()

A.当时中国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工业革命使英国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C.英国军事力量尤其是海军比中国强大
D.清朝统治腐朽国内矛盾尖锐

3.单项选择题

下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研究者收集的《辛丑条约》签订及对社会影响的几段史料。据此他要论证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趋势是()

A.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
B.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逐步过渡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抵御侵略
D.用西方民主与科学去唤醒民众

5.单项选择题

下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6.单项选择题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根据是()

A.中国革命对象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7.单项选择题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扭转贸易逆差
B.为侵华寻找借口
C.打开中国大门
D.削弱中国军事实力

8.单项选择题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单项选择题《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

A.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B.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
C.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D.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

最新试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剑桥中国晚清史》写道:“改革派人士认为,了解西方的最好途径是和平,而不是战争……他们相信西方人志在贸易,而不在领土。因此,中国的方针是用商业特权安抚侵略者,用物质的诱饵来控制他们。”下列对“改革派”的评价错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那座城市与以下的叙述最吻合()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②出现最早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③20世纪90年代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有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依据其观点,可能会对1840——1912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①鸦片战争②太平天国运动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辛亥革命

题型:单项选择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又取得“在华设厂”的特权。这两者的共同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以下列强在华攫取的侵略权益,其获取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外商在中国投资设厂②中英双方商定关税税率③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④外国商船深入长江口岸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经历了2008年令人兴奋的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令人敬畏的国庆60年阅兵后,世博会完成了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三连胜”,北京和上海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见证。以下对这两个城市表述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以下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其共同的危害是()第一组: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驻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第二组: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第三组:在国内由各国驻兵,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计由黄村经天津至山海关共十二处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