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发给管事官(英国领事)照办”。外国人取得上述特权始于()

A.19世纪20年代
B.19世纪40年代
C.19世纪60年代
D.19世纪80年代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单项选择题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臣,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

A.表明英国对中国存有明显的歧视
B.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
C.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现代化
D.反映了《南京条约》的屈辱性

8.单项选择题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10.单项选择题陈旭麓先生曾说过,“中国不是自己走入中世纪(在西方一般是指封建时代),而是被轰出中世纪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世纪”喻指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
B.中国“被轰出中世纪”的事件是鸦片战争
C.中国走不出中世纪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经济和专制制度
D.“被轰出中世纪”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最新试题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3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文本照片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的发展趋势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近代中国先后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关于下列四幅图片所代表的历史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随着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文化领域也呈现了新旧过渡的特点。”这句话从本质上说明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与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具有的特点是()①数量增多②开始深入内地③由东部延伸到西部④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地区

题型:单项选择题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又取得“在华设厂”的特权。这两者的共同点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纪念馆是为纪念有卓越贡献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陈设实物、图片等的房屋。下列纪念馆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2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③大总统誓词的照片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