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某学者认为:在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主观上希望实行抗日、反共两个第一”’而实际上“实行的还是抗日第一,反共第二”。该学者认为在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

A.坚持抗战
B.消极抗日
C.改变反共立场
D.玩弄两面手法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4.单项选择题1941年底,美国驻华代表表示:“现在,我们对国民政府对新四军所采取的行动表示了否定态度,这有碍于抵抗日本的进攻。……如果日本人在中国感到吃紧,他们就会节制自己向南方和北方扩张的野心”。这表明美国政府()

A.改变了其“扶蒋反共”的立场
B.开始放弃以往的“中立”政策
C.迫切需要改变太平洋战争中的不利地位
D.认识到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6.单项选择题标志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皖南事变

7.单项选择题1945年8月,著名诗人萧三在《延安狂欢夜》中写道:“延河两岸岗山,野火漫天通红……人们只是叫,只是跳,只是笑……”人们“狂欢”主要是因为()

A.近代反帝斗争首次取得完全胜利
B.近代屈辱和分裂的历史宣告结束
C.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D.中华民族实现了真正的独立和解放

8.单项选择题1945年10月8日,毛泽东发表了演说,他说:“我们要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克服困难,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这说明了()

A.“独立、自由、民主”是两党的共同追求
B.“统一、富强”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C.中国共产党维护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诚意
D.国共两党再次揭开了团结合作的新篇章

10.单项选择题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发表,声明“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它的发表,标志()

A.全国抗战终于实现
B.中国开始进行抗战
C.国民政府放弃战略进攻
D.正面战场正式开辟

最新试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巩固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下列与统一战线形成密切相关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八一宣言”发表②西安事变③瓦窑堡会议④八一三事变⑤红军改编

题型:单项选择题

如果对学生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爱国传统教育,你认为下列哪条路线最合适?()

题型:单项选择题

左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国共两党历史上曾经两度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两次统一战线分别建立于什么时期?()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题型:单项选择题

右图是某博物馆藏民国时期四川一女子小学发给学生的毕业纪念品——木兰彩瓷笔筒。从右图信息可推知校方的寓意最可能是鼓励学生()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以下是某位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到的图片,该同学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题型:单项选择题

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按其所对应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