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所用到的一幅地图,他研究的课题应该是()

A、工农武装割据形成
B、红军长征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中国国民党的性质是()

A、民族资产阶级政党
B、官僚资产阶级政党
C、无产阶级政党
D、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

2.单项选择题“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理论,形成于()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5.单项选择题某同学选择的研究主题是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他可查阅的历史资料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9.单项选择题

以“中国革命“为主题的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其中以三大摇篮即:
①人民军队的摇篮;
②中国革命的摇篮;
③共和国的摇篮为代表的革命“圣地”,更是中国红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
那么,下面对于这三大摇篮,表述最准确的是()

A、①:这支人民军队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
B、②:此地建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③: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D、①:延安、②:瑞金、③:遵义

最新试题

图1和图2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有哪些()

题型:单项选择题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和中心内容,分析苏维埃政权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不足之处。

题型:问答题

概括材料一中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主权利进行了哪些主要努力?

题型:问答题

1935年6月中旬,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川西汇合,实力增强,中共中央进一步突出了“占领川陕甘三省,建立三省苏维埃政权”的战略设想,这一设想包含的意图主要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党派地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题型:问答题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人权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题型:问答题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经济备战工作速度加快,据一份公函记载:“济南.金陵二厂,以国防上见地,固应移于安全地点,以因迁移而致绥靖所需的弹药减少供给起见,除必要者外,暂不迁移。”公函中这一信息意在()

题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对五四运动认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题型:问答题

1931年底,国民政府取消了地方政府设卡征税的厘金税制度,实行新的统税制,规定凡缴纳了统税的商品准许在全国范围流通销售,地方不得征收其他任何捐税。统税制的实施()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