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理论,形成于()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3.单项选择题某同学选择的研究主题是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他可查阅的历史资料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7.单项选择题

以“中国革命“为主题的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其中以三大摇篮即:
①人民军队的摇篮;
②中国革命的摇篮;
③共和国的摇篮为代表的革命“圣地”,更是中国红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
那么,下面对于这三大摇篮,表述最准确的是()

A、①:这支人民军队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
B、②:此地建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③: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D、①:延安、②:瑞金、③:遵义

9.单项选择题四川省松藩县川主寺镇的元宝山顶立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长征起点和终点都不在四川,而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却建立在四川。你认为下列哪一理由不可能成为其历史依据()

A、红军长征在四川经过的时间长、活动的范围广
B、四川是抗战的后方和指挥中心
C、四川是红军长征的主体地区
D、红军在四川境内爬雪山、过草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最新试题

表源自杨天石的《蒋介石在抗日故争中的作用)。据此可知.当时的国民玫府()

题型:单项选择题

材料3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其结果如何?

题型:问答题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陆续加入他们之前一直在批评的国民政府;而梁漱溟认为当时共产党“博得国内大多数的同情拥护和期待”,主要是因为共产党“放弃对内斗争,倡导团结抗战”。材料说明()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面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你根据所给的信息,完成下表。

题型:问答题

概括材料一中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主权利进行了哪些主要努力?

题型:问答题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这说明当时中共()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经济备战工作速度加快,据一份公函记载:“济南.金陵二厂,以国防上见地,固应移于安全地点,以因迁移而致绥靖所需的弹药减少供给起见,除必要者外,暂不迁移。”公函中这一信息意在()

题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理论的角度说明辛亥革命的成果。

题型:问答题

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国革命的道路如何体现材料二中毛泽东的观点?

题型:问答题

材料三中体现近代中国在废约问题上取得了哪些成果?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是什么?能否据这些成果说明“废约”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为什么?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