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这说明当时中共()

A、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C、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D、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3.单项选择题1931年底,国民政府取消了地方政府设卡征税的厘金税制度,实行新的统税制,规定凡缴纳了统税的商品准许在全国范围流通销售,地方不得征收其他任何捐税。统税制的实施()

A、得益于法币政策的推行
B、有利于增加政府的关税收入
C、抵制了外国资本的侵入
D、有助于削弱军阀割据的基础

4.单项选择题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6.单项选择题1931年底,国民政府取消了地方政府设卡征税的厘金税制度,实行新的统税制,规定凡缴纳了统税的商品准许在全国范围流通销售,地方不得征收其他任何捐税。统税制的实施()

A、得益于法币政策的推行
B、有利于增加政府的关税收入
C、抵制了外国资本的浸入
D、有助于削弱军阀割据的基础

8.单项选择题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有哪些()

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0.单项选择题

表源自杨天石的《蒋介石在抗日故争中的作用)。据此可知.当时的国民玫府()

A、做好了对日全面作战的准备
B、力图拖延抗战爆发的时间
C、构想了防御作战的战略赚图
D、认为对日作战的时机己到

最新试题

1929年国民党通过某决议案,主要内容如下:确定国家、省、县行政经费及地方行政经费之分配;整理税制,杜绝收税机关之一切积弊;整理币制,巩固金融;分别整理外债,筹备偿还外债之方法等。据此可知该决议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材料一中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要求的政府是什么政府?中国的正义要求未能得到满足的原因是什么?

题型:问答题

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的创新;并简要分析其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

题型:问答题

193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七十号通告,提出“扩大红军的总策略是要建立在集中农民武装,扩大红军向着中心城市发展,以与工人斗争汇合之整个基础上”;同时,又提出“打破游击战争中之上山倾向、保守观念、分散政策等农民意识和土匪倾向”。本通告提出的总策略()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这说明当时中共()

题型:单项选择题

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表格进行历史阐释。(要求: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题型:问答题

请选择材料三中的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就政治、经济、外交方面进行评析。(要求史论结合,表达准确)

题型:问答题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经济备战工作速度加快,据一份公函记载:“济南.金陵二厂,以国防上见地,固应移于安全地点,以因迁移而致绥靖所需的弹药减少供给起见,除必要者外,暂不迁移。”公函中这一信息意在()

题型:单项选择题

材料三中体现近代中国在废约问题上取得了哪些成果?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是什么?能否据这些成果说明“废约”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为什么?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