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我们现在的“青年节”主要是为纪念()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南昌起义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单项选择题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4.单项选择题就中国近代史上某一历史事件,胡适和蒋梦麟联名发表过《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一文,其中写道:“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针对以上材料,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指的是中国的外交失败
B、这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紧密相关
C、爱国青年学生是这场运动的中坚力量
D、这场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单项选择题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A、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B、体现了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C、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D、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6.单项选择题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7.单项选择题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

9.单项选择题

各种档案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下框)。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C、淞沪会战,逃避战火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最新试题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43年l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题型:单项选择题

五四运动能够取得初步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

题型:单项选择题

李大钊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的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导致了()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17年l1月11日,中华革命党人主办的《民国日报》报道说:“俄京激烈分子突起骚扰推倒克伦斯基政府……仅为一时之现象。由此以观俄国大局,断不致因此次之改变而根本上之动摇也”。1918年6月17日,《民国日报》的社论却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称布尔什维克为“新派”。《民国日报》报道的变化表明中华革命党()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中国社科院张海鹏教授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道路。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这里所指的过渡期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13年,宋教仁在国民党宴会上说:“就吾党与民国政治之关系而言,不过昔日在海外呼号,今日能在国内活动,昔日专用激烈手段谋破坏,今日则用平和手段谋建设。”两天后,宋教仁在上海被暗杀身亡。这折射出当时的国民党()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