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3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那些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大总统誓词的照片
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3.单项选择题抗日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方面最大的变化是()

A、综合实力增强,决定了战争最后结局
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抗战
C、领导抗战的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D、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4.单项选择题与甲午战争相比,抗日战争中最大的变化是()

A、领导抗战的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B、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C、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决定了战争的最后结局
D、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的抗战

6.单项选择题2012年某纪念馆举办特展,展示了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思想”的重要文件。该展览为()

A、中共“二大”——九十周年纪念展
B、八七会议——八十五周年纪念展
C、遵义会议——七十七周年纪念展
D、中共“七大”——六十七周年纪念展

10.单项选择题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国共合作。对比两次国共合作的史实,我们可以得出的重要结论是()

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唯一领导力量
B、国民党两次放弃国共合作迅速走向腐化
C、第一次国共合作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
D、在合作中坚持自己的方向是合作成功的关键

最新试题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①革命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②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③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④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题型:单项选择题

图8中数字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期间著名战役的发生地,其中能为八路军战史提供实地的资料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以下是某位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到的图片,该同学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认为下列哪一条路线最合适()

题型:单项选择题

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主要原因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题型:单项选择题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3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③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誓词的照片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中国大陆地区也被称作“八年抗战”,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一般被称作“十四年抗战”;在日本则被称为“日中战争”。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