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这一历史现象曾经发生在()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台湾地区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而不是通常所说的8年。该观点重在()

A、揭露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罪恶
B、肯定国民政府抗战的重要贡献
C、突出华北人民抗战的历史地位
D、强调中国局部抗战的重大意义

2.单项选择题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中国大陆地区也被称作“八年抗战”,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一般被称作“十四年抗战”;在日本则被称为“日中战争”。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研究者的历史观和阶级立场不同
B、全球史观和近代化史观的差异
C、近代化史观和阶级斗争史观使然
D、研究者立足点或对始发时间看法不同

5.单项选择题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9.单项选择题国共两党历史上曾经两度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两次统一战线分别建立于什么时期?()

A、土地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10.单项选择题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

A、《血战台儿庄》
B、《血色雄关:太原会战纪实》
C、《百团大战始末》
D、《热血忠魂:抗日名将张自忠传奇》

最新试题

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题型:单项选择题

图5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主要原因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而不是通常所说的8年。该观点重在()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题型:单项选择题

“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这一历史现象曾经发生在()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以下是某位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到的图片,该同学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题型:单项选择题

“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焰火飞扬。满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抗日战争的胜利()①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帝斗争④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题型:单项选择题

“诗存南渡后,入梦靖康前”本是对南宋偏安的伤感之词。20世纪30年代后期,文学家吴宓把自己的诗集取名为《南渡集》;历史学家陈寅恪也吟出了“南渡自应思往事”的诗句。文人的这一表白有可能是“暗喻”()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