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主要表现在()。

A.扭转了中外贸易中白银的传统流向,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B.造成工商业萧条,直接影响到清政府的财政收入,造成财政危机
C.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D.刺激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多项选择题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主要包括()。

A.经营地主
B.富农经济
C.农业公司
D.股份公司

2.单项选择题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格局。

A.逆超
B.出超
C.平衡

3.单项选择题首次到达广东沿海的外国人是()人。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日本

4.单项选择题法币制度开始实行的时间是()。

A.1935年
B.1934年
C.1936年
D.1937年

5.单项选择题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是国营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经济和()。

A.股份经济
B.农业经济
C.混合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7.单项选择题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是()。

A.《井冈山土地法》
B.《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五四指示》

8.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二五减租”说法正确的是()。

A.地租提按原租额减去25%
B.减轻农民的负担,改善农民的生活,调动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
C.争取到地主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
D.实行没收地主土地政策

9.单项选择题中国人自办的大型百货公司最早出现在()。

A.上海
B.香港
C.广州
D.北京

10.多项选择题近代中国农业近代化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延续,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
B.落后的生产技术,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C.人口增长带来经营规模狭小
D.农业生产条件恶化

最新试题

下面为1912年和1921年中国近代面粉业生产能力比重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表是“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

题型:单项选择题

唐后期,南方兴建的水利工程数量超过北方,有些工程的规模也很大,能灌溉成千上万顷田地以至几个县。而且南方各地开垦了许多湖田、渚田、山田,这使水域、山区的土地也得到利用。这表明()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善于经营,可以“累其盈余,益市田数亩”,上升为自耕农或小地主,小地主经营得法,也能上升为大地主。……不善经营,大地主也会下降为小地主,小地主破产为自耕农,乃至佃农,及身无立锥之地。这说明()。

题型:单项选择题

春秋时期出现了锄、铲、镰、耙、镢等铁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已能使用于垦地、翻土、开沟、整地、除草和收获等各个环节。以上材料说明()

题型:单项选择题

唐朝长安的东市和西市跟坊一样,四周皆有高大的围墙。宋敏求《长安志》记载其规模大,每个市约占2个坊的面积,市内有4条大街,围墙四面各有2个门,城门定时开闭。这反映了当时()。

题型:单项选择题

《礼记》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在《礼记·王制》中写道:“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由此可见,先秦时期()。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表反映了1951-1960年我国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一时段内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清代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在“东家夸三月之靑,西家矜四月之红,各以其先熟及美种为尚”的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千枝”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

题型:单项选择题

民营工商业在西汉初年已有相当发展,但汉武帝以后民间资本被迫大量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主要载体,以农为主、工商为辅。这种变化说明当时()。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