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1930年以后,列强在华势力呈现出的新特点是()。

A.资本输出与商品输出急剧增长
B.英法德在华势力相对下降
C.日美势力急剧上升
D.抗战结束后,日本在华投资的65%被中国政府接收
E.美国成为在华投资的霸主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多项选择题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在华投资的特点是()。

A.西方各国在华投资呈迅速上升趋势
B.资本扩张的速度加快了
C.对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加深了
D.更注重资本输出,
E.不满足于经济权益的一般竞争,而是要求瓜分中国,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2.多项选择题鸦片战争后至甲午战争前外国资本在华的规模和特点是()。

A.创办银行、航运公司、工厂企业,进行早期资本输出
B.非法工厂已达100多家
C.外国在华投资总计在2-3亿美元左右
D.利用在华所获得的利润进行再投资
E.不是直接投资

3.单项选择题外国在华投资始于()。

A.17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立洋行
B.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C.1818年美商在广州设立的旗昌洋行
D.183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远东贸易独占权解除后的各种小公司在华投资

4.多项选择题外国在中国的投资结构()。

A.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B.间接投资分为军事财政借款和铁路借款
C.直接投资包括企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
D.直接投资集中在金融、商贸、运输、工矿
E.工业投资集中在轻纺工业方面

5.多项选择题金融市场的消极作用是()。

A.外国银行控制了金融市场,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B.金融市场上投机活动盛行,导致金融风潮迭起,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破坏作用
C.政府对金融市场管理不当,利用金融业为政治服务,阻碍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D.晚清时期中国金融市场才刚起步,清政府无能管理金融市场
E.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滥发纸币,造成经济动荡

6.多项选择题金融市场的积极作用是()。

A.在短期资金市场上调剂资金,合理配置资金
B.为商业贸易提供有效的信用工具,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工业的振兴
D.吸收游资,缓冲物价波动
E.增强了国力

7.多项选择题近代中国金融市场操纵在外国人手里的表现是()。

A.外国银行在中国设立了大量的银行
B.中国境内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是由外国人设立的
C.近代中国的外汇市场是操纵在外国人的手里
D.二战前,上海的三个证券交易所两个是由外国人办的
E.上海外汇买卖市场三分之二的业务是由英国汇丰银行经营的

8.多项选择题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特点是()。

A.外国银行占据垄断地位
B.金融市场和产业资金联系薄弱
C.市场发育程度不平衡
D.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E.南北差异较大

9.多项选择题贴现市场的发展历程()。

A.近代中国贴现市场的形成十分缓慢
B.1930年至1931年之交,上海部分银行开始办理商业承兑汇票及其贴现业务。
C.1933年,上海银行业联合准备会成立了上海票据交换所。天津、杭州、重庆等地的票据交换所相继成立
D.1932年,中国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及新华信托储蓄银行组成中国信证所,并开业
E.中央银行的重贴现制度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才开始初步确立并发展起来的

10.多项选择题黄金市场的发展历程是()。

A.近代上海是世界黄金市场之一
B.1905年金业同业组织了金业公所,1917年改组为金业公会
C.金业交易所的正式组织为1920年设立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和1921年成立的上海金业交易所
D.1934年上海金业交易所成为唯一的黄金市场。抗战胜利后的1949年由于恶性通货膨胀,上海黄金市场陷于停顿
E.厦门从清朝开始至1949年,一直是一个黄金、银元的交易中心

最新试题

《齐民要术》记载:“其(桑)下常斸掘,种菉豆(即绿豆)、小豆。二豆良美润泽益桑。”“楮,和麻子漫散之,秋冬仍留麻勿刈,为楮作暖。”这表明当时()。

题型:单项选择题

唐朝长安的东市和西市跟坊一样,四周皆有高大的围墙。宋敏求《长安志》记载其规模大,每个市约占2个坊的面积,市内有4条大街,围墙四面各有2个门,城门定时开闭。这反映了当时()。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图这组与牛有关的文物反映出汉代()

题型:单项选择题

常德澧县城头山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址。其中发现的距今6500多年的水稻田遗址,是当今世界上发现的历史最早、保存最好的水稻田遗址。这一考古发现最能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哪一特点()。

题型:单项选择题

清代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在“东家夸三月之靑,西家矜四月之红,各以其先熟及美种为尚”的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千枝”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

题型:单项选择题

南宋陈耆卿曾说:“古有四民……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爵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穑;工勤于技巧,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这反映了陈耆卿主张()

题型:单项选择题

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在北方几乎绝迹,谷帛代替了钱币作为交易媒介。但在南方,金属货币的使用却是不断扩大,还产生筹码不足和钱币盗铸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题型:单项选择题

西汉时期,晁错向文帝提出“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即国家),得以拜爵,得以除罪”的建议。照此办理,富商大贾要想得到爵位或赎罪,就必须向农民购买粮食。这一建议的主要目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从汉朝史料来看,一些重要的物产名号往往辅以地名,如:“鲁缟”、“齐纨”、“蜀锦”等,这反映汉朝()。

题型:单项选择题

战国《荀子·解蔽》记载:“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贾(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于道者也,非精于物者也。’”这一记载折射出战国时期()。

题型:单项选择题